说到中国式佳人,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到身穿一袭旗袍拥有婀娜多姿身材的翩翩女子,而旗袍服装上最不可忽视的文化元素就是盘扣。

盘扣,也称为盘纽,或者纽结、纽绊。是传统服装中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

盘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唐代时有了盘扣的雏形,宋代出土的大量衣物里就有盘扣,在元、明时代用盘扣来束缚宽松的衣服,用布条盘织成各种花样,称为盘花。盘花的题材都选取具有浓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义的图案。

盘扣的形式多样,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可以独立观赏,扣尾设计被赋予了一些观念和象征意义,使之具有招福纳祥,传情达意的含义。它包含着设计者的技巧和创造力,融合了作者的心性和智慧及审美价值。

盘花分裂两边,有对称的,有不对称的。盘花扣的作用在中国服饰的演化中逐渐改变,它不仅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更称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生动地表现着服饰重意蕴、重内涵、重主题的装饰文化。

盘扣历经上千年的演变,至今仍如画龙点睛之笔在服饰界闪耀着光辉。近几年,在世界时装周的舞台上,作为重要的东方元素,被大师们演绎出时尚的潮流,其神秘、端庄、含蓄、优雅的独特气质别有一番韵味。

在风格林立的世界时尚潮流背景下,保留好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气息,才会永远拥有根脉和源泉,永远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刘惠萍也在用她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这一切。

刘惠萍,现居天津,服装设计专业毕业。拥有数十年专业从事服装设计和技术工作的经验;在心灵手巧的母亲那里传袭到了制作盘扣的技艺;曾在北京为国外使节夫人们设计制作旗袍。

因为她深知本民族特有服饰在国际上的地位;通过自己拥有的美术基础和近些年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与不断学习,以及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创作出了拥有自己风格特色的作品——盘扣工艺画。

这些作品是刘惠萍把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符号的结合,并融入了吉祥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承载着历代先人们的情感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时代变迁。

二者结合重新设计,使盘扣工艺画以新的感观展现,将盘扣的装饰性延展到更多领域,装点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仍然亲近着先辈的伟大智慧,其精致、生动、趣味性让更多年轻人也了解、体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小小的疙瘩扣里,蕴含着很多古代人们的聪明和智慧,体现出在物资贫乏的古代,人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生存智慧和能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所以今天的我们有责任把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延续下去,让后人也能够享受到我们华夏先祖们的恩泽和福德。”刘惠萍老师这样说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