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赢票房,还要“读懂女人心”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因为女员工有半天假期,形成了电影市场上的一个特殊档期“三八档”。往年这个档期都会被传统的“女性电影”垄断,得到半天休息时间的女性观众相约一起走进影院,成了不错的选择。然而今年,一些专门针对妇女节档期安排的电影,票房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女性观众为何不再那么青睐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电影”了?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档期,有针对性的“特供”电影当数女导演黄真真的《闺蜜2》,影片讲述三位闺蜜在越南度过的一段疯狂的婚前冒险之旅。从影片的名字上来看,电影的受众就是主打女性观众,特别是“闺蜜们”一同观影。但影片目前已上映近一周,票房却并不如预期,一些和闺蜜一起观看了电影的女性观众,也没有表现出对该片的喜爱。另一部奥斯卡热门电影《三块广告牌》也与《闺蜜2》同期上映,影片还帮助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获得第90届奥斯卡的影后桂冠,在影片中她扮演的母亲感动了很多观众,但这部电影在中国却并没有获得足以匹配它口碑的票房。

为什么“女性电影”会遇冷?当年《失恋33天》《非常完美》《被偷走的那五年》《北京遇上西雅图》《分手合约》《致青春》《一夜惊喜》等一系列“小妞电影”“爱情电影”在票房上大获成功的时候,很多业内人士都宣布电影市场的“她时代”要来临了。特别是今年的春节档,六部上映新片的观众性别占比中,女性观众全面超过男性观众,其中女观众占比最高的《熊出没》达到了近70%,而最少的《红海行动》也超过53%。

我国电影市场愈发火爆、女性观众占主导,但同时“女性电影”票房趋于平淡。对于这样的反差,有人分析其实并不意味着女性观众不喜欢所谓的“女性电影”了,而是随着每年观影数量的增加、可支配观影资金的增多、观众的兴趣越来越广泛,女性观众的选择也更趋于“合理”。比如近来口碑爆棚,在大家印象中会更吸引男性观众的“战争片”《战狼2》《红海行动》,统计显示女性观影者就都超过了半数。可见,观众的观影兴趣早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类型,影片好才是硬道理。(记者 丁晓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