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的玩音响史已然有30多年,家里大大小小的音箱(无源或者有源),简直是不要太多。甚至有些品质相当不错的有源音箱闲置经年。按常理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再添置新的音箱。然而,随着小爱音箱的到来,这一切都改变了,还不只买了一个(用于不同的房间)!

以小爱为代表的智能音箱,目标人群瞄准的是全家老小,而不再是家中那个特定的发烧友

只要联上家里的WIFI,在手机上安装好相应的APP,学龄前儿童都可以使用小爱(不再需要手机),可以和小爱对答——背古诗、说英语、回答百科知识、听儿歌。年轻人和中年人就更不用说了,可以用APP的学习功能进一步扩展音箱的应用范围,对家里的智能家居进行控制,可以听相声、欣赏流行歌曲,老年人也可以用它听自己喜欢的老歌和戏曲。只要吐字清晰,速度适中,小爱可以识别大部分北方语系的方言。

对儿童而言,小爱是一个玩具,对中青年而言,小爱是一个工具,而对老年人而言,小爱又是他们的戏曲匣子。如果大家都喜欢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小爱会长期脱销(当然还得排除小米饥饿营销的因素,呵呵)。

智能音箱的摆放环境多种多样,

由于采用了小体积的白色立柱造型,小爱很容易与家居环境融为一体。可以在卧室当闹钟和网络收音机,也可以在儿童房当学习机,还可以在客厅迎客和控制智能家居。

通过独有的AI训练计划,智能音箱可以完成越来越多的事情,也越来越适合在家里的任何房间摆放。所以我大胆猜测一下,买了不只一台智能音箱的用户,一定是大有人在。

智能音箱的音质,对于这类单声道的小体积音箱来讲,算是不功不过

限于体积和功率,再加上精美外观和智能控制、语音识别部分已经占用了大半的成本,想让智能音箱媲美同价位的有源音箱,这是很不公平的。也看过了小爱的内部拆解图片,工艺很精美,结构也很紧凑。发音部分用了小口径全频喇叭和2个无源低音单元(增强低音),比大部分百元级蓝牙音箱略强。但通过试听,小爱比不过漫步者等国产名牌100多元产品的音质:比低音,后者有低音炮;比声场比定位,显然后者的立体声更胜一筹。

当然小爱也有胜出的地方,不管是听音也好还是语音识别也好,在同一个房间里面是全向无死角的,而普通的有源音箱对听音者的位置有要求,特别是高档音箱更有“皇帝位”一说。

限制智能音箱音质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播放软件。因为是全免费的版权,我们就不要奢望厂家提供无损或者HIFI级音乐了。尽管音箱的硬件素质有限,但是用好一点的无损音乐一定可以听出细节上的区别。

希望厂家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歌曲的版权

很多以前可以听的歌,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小爱音箱提示是版权问题,现在都不能播放了。

比如汪苏泷的《巴赫旧约》和张学友的《雨夜的浪漫》都不能听了,很扫兴。

汪苏泷的《巴赫旧约》

张学友的《雨夜的浪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