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毕业留校、北京两次读研、中国“第一号”博士马中骐——

“能成为第一号博士是历史的偶然”

【晨报对话】兰大毕业留校、北京两次读研、中国“第一号”博士马中骐

马中骐

马中骐,一位78岁乐观爽朗的老人,在上海出生、长大,1961年从兰州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北京读了两次研究生,间隔14年,获得博士学位时42岁,博士学位证书编号10001,由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钱三强签发,成为中国第一号博士。

退休后在东莞生活的马中骐并没有闲赋在家,写书、游泳……忙得不亦乐乎。多次联系后,老人家终于答应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并与记者进行了对话。

受访人:马中骐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一号博士

采访者:武永明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人物简介

马中骐,男,1940年3月生于上海市,浙江杭州(临平)人。1951年-1956年在上海市市东中学学习,1956年-1961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后留所工作,1991年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退休。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重点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四次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04-2005年度王淦昌奖。

“能成为第一号博士,是历史的偶然,这并不说明我比别人强,我只不过是这批人当中的一个而已。”

记者:从学位证书上看,您是中国第一号博士,您对这个第一号怎么看?

马中骐:第一号就是名字排在前了,没有别的意义。能成为第一号博士,是历史的偶然,这并不说明我比别人强,我只不过是这批人当中的一个而已。

记者:在那个特殊年代,顺利完成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业是件很难的事,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这条路您走了整整26年,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马中骐:1956年,16岁的我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兰州大学,“一边学习、一边劳动”。1961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当助教。1964年,我以高分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师从学部委员(现在称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胡宁教授。但命运捉弄,我的研究生只读了1年,1964年冬,校内搞“四清”运动,1965年12月,北大所有的学生都到农村去了;“文革”开始后学生从农村调回来,但也不上课。所以,1967年我就回到了兰州大学,学校原来的部门都解散了,我就在别的教研室代课,跟学生劳动。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消息让我燃起了回北京继续读书的希望,但“年龄限制35岁以下才能报考”的规定,让希望再一次破灭,我38岁的年龄过“线”了。可没想到的是,当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先生联系了一批老学部委员提出:1964年与1965年入学的研究生中有一批人才,他们很优秀,但没能学完,建议把报考年龄放宽,让这批人能继续读研。就在临考前的两个月,我在《甘肃日报》上看到一个通知: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64级、65级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1978年,我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胡宁的研究生,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读研,胡宁当时是高能所兼职教授,在北京大学、高能所都有研究生名额。

【晨报对话】兰大毕业留校、北京两次读研、中国“第一号”博士马中骐

马中骐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受访者供图)

作为国家选拔出来的第一批博士,绝不能给国家丢脸。此后的30多年,我都在努力地工作,并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

记者:是什么支撑您始终不放弃,不懈怠,勤奋坚守的?

马中骐:我很用功,很勤奋,但这样的人太多了,有时候机会也很重要,比如研究生招生报考条件放宽。1978年的考研学生中,我是“幸运”的,在兰州大学当老师的10多年,始终没有离开过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基础课、专业课难不住我。

记者:胡宁、谷超豪……担任第一批博士的授业老师都是当时令人高山仰止的泰斗级大师,您能谈谈导师以及您和导师之间的故事吗?

马中骐:那个年代的研究生导师没有“门户”之见,每一位博士的成果凝聚的不只是一位导师的心血,而是多名专家的共同培育。在高能所时,我一般每两个星期去向胡先生汇报近况。我的记忆中,胡先生一点架子都没有,讨论问题时,学生可以直接反驳他。我没有经过硕士论文答辩,也没有进行专门的博士课程考试。“文革”前,我虽然只读了一年多的硕士生课程,可已发表了3篇文章。1978年再次考上研究生后,导师说,我只需听两门课——英文和微分几何,因为这两门课以前没学过,其他时间全在搞科研。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很多学生都叫我“大师兄”,他们有什么问题都来问我。做博士论文时,我找到了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先生,谷先生跟杨振宁先生合作时,写了一篇关于规范理论的数学方法,我要做这方面的研究,高能所和谷先生都很支持。3个月后得到谷先生的认可后,我的文章被送到国外,并在高能所答辩,还录了像。

记者:“超豪华阵容答辩委员会”是中国第一批博士的共同经历,您的论文答辩有哪些学术大家参加?

马中骐:1982年2月6日,新中国举行首次博士论文答辩会,我的论文答辩委员会有5位学部委员、两位顶尖教授,委员会主席由“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担任。我的论文答辩比较顺利,答辩时间大概一个小时。之后,答辩委员会全体讨论,当场宣布通过。1982年3月4日,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钱三强签发了我的博士学位证书。

记者:1983年5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以前所未有的礼遇为你们举行学位授予仪式,这对您有什么特殊意义?

马中骐:除了唯一一名工学博士冯玉琳在美国读书外,参加仪式的其他17位博士和导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仪式上,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因此,我是唯一一名坐在主席台上的学生。当天,人民大会堂楼上楼下都坐满了,我那天紧张得不得了,别人讲的啥我都听不见,一直在背发言稿。心想着,作为国家选拔出来的第一批博士,绝不能给国家丢脸。此后的30多年,我都在努力地工作,并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

【晨报对话】兰大毕业留校、北京两次读研、中国“第一号”博士马中骐

编号“10001”的博士学位证书。

“我最大的兴趣是研究清楚过去不清楚的物理问题。”

记者:您博士毕业后在美国进修期间曾和杨振宁一起工作过,杨先生对您帮助大吗?

马中骐:我在美国访问期间,杨先生听到我对Levinson定理的研究感兴趣,马上把他的新发现告诉我,让我学习他的手稿,我收获非常大。采用了杨先生的方法,我在Levinson定理的研究上取得很大进展,这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可以简单地写入量子力学教科书。我对这个定理的研究,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被英国一本一流的物理杂志邀请写有关Levinson定理的总结文章。

记者:从1978年离开兰州大学到北京读研算起来已经40年了,您对母校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马中骐:兰州大学的教师水平很高,而且全力以赴地参加教学工作。我大学毕业后因为教学任务非常重,使得我的物理基础非常扎实。

记者:听说您爱好游泳,现在每天还坚持吗?

马中骐:我每天游泳,游600米。这几年,我在全力以赴地写英文版群论书,2017年底刚交稿,很快会出版。我对群论计算有新的发展,现在还想再做些计算。我最大的兴趣是研究清楚过去不清楚的物理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