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宓回忆同梅光迪的相见说:“梅君慷慨流涕,极言我中国文化之可宝贵,历代圣贤、儒者思想之高深,中国旧礼俗、旧制度之优点,今彼胡适等所言所行之可痛恨。1915年,胡适在美国酝酿文学革命时,后来成为学衡派发起人的梅光迪即表示反对。

文| 乔克

学衡派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势力,酝酿和集结几乎和新文化运动同步,但形成气候却在1922年以后,可以说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1915年,胡适在美国酝酿文学革命时,后来成为学衡派发起人的梅光迪即表示反对。梅光迪,字迪生,安徽宣城人,与胡适有同乡之谊,两人多有交往。1911年,梅光迪考取清华官费赴美留学。留美初期,梅胡二人书信往来频繁,交谊甚笃。1915年,梅光迪即将前往哈佛大学师从文学批评家白璧德深造。临行前,胡适送给他一首长诗,预测中国“新潮之来不可止”,希望梅光迪加入文学革命的行列。翌年7月,梅光迪致信胡适,明确反对白话文,批评他的白话文“剽窃”欧美文学的“新潮流”,认为新潮流没有根基,只是一时之流行,毫无价值。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打响文学革命的第一枪。其后,新文化运动蔚然兴起,势不可挡。

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对势力,誓死捍卫传统文化,强烈抨击白话文运动

梅光迪

此时,梅光迪继续在象牙塔中跟随白璧德学习。看到曾经至交好友开创的文学革命获得巨大成功,梅光迪陷入一种文化衰落带来的自我失衡的痛苦之中,直到他遇到另一个志同道合者吴宓。吴宓,字雨僧,陕西泾阳人,1917年赴美留学,后转入哈佛大学,结识了同为学衡派发起人的梅光迪。吴宓回忆同梅光迪的相见说:“梅君慷慨流涕,极言我中国文化之可宝贵,历代圣贤、儒者思想之高深,中国旧礼俗、旧制度之优点,今彼胡适等所言所行之可痛恨。昔伍员自诩‘我能覆楚’,申包胥曰:‘我必复之’。我辈今者但当勉为中国文化之申包胥而已,云云。”这次谈话,吴宓极受感动,引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表示誓死捍卫传统文化的决心。梅光迪还引见吴宓拜会了白璧德。吴对白的新人文主义学说大为佩服,成为白璧德的忠实弟子。学衡派能够成立,梅光迪与吴宓在哈佛的相交是开端。他们约定学成归国后必与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学家为垒相对,大战一场。

1919年梅光迪回国,先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1920年秋转聘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梅光迪邀请吴宓来南京高师任教,1921年6月,吴宓启程归国,9月抵东南大学。梅吴二人聚首南京。此时,南京高师也有一批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师生。植物学教授胡先骕、文史教授柳诒徵等率先发表批评胡适白话文的文章。接着,南京高师日刊与新文学派的《时事新报·旬刊》就白话新诗展开过激烈的批评与反批评。当时担任南京高师副校长的刘伯明是梅光迪在美国西北大学的同学。他与梅光迪志同道合,决心以南京高师为“聚集同志知友,发展理想事业之地”。

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对势力,誓死捍卫传统文化,强烈抨击白话文运动

1924 年 1 月 出 版 的《 学 衡 》第 25 期。

早在1920年秋,梅光迪等人就与中华书局商定编辑一本杂志,名为《学衡》。吴宓归国后,很快便正式创办。约1921年11月,《学衡》杂志社员召开第一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社员除梅光迪、吴宓、刘伯明外,还有柳诒徵、胡先骕、邵祖平等。他们都是《学衡》重要作者,是学衡派核心成员。《学衡》社社员第一次会议议定了杂志分工:公举吴宓为“集稿员”,杂志栏目分为通论、述学、文苑、杂俎等门,各门之主任编辑为:通论梅光迪、述学马承堃、文苑胡先骕、杂俎邵祖平。

《学衡》简章从第2期起刊于每期卷首,罗列的体裁及方法更能体现学衡派反新文化的态度。甲、致力于国学研究,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乙、对西学则主张深窥底奥,审慎取择,不呼号标榜,陷于偏昧;丙、行文要求用本国文字,表达西来思想,不必更张一定之文法,摧残其优美之形质。这个简章阐明了学衡派追求的学术理想。他们追求学术,尊重中国传统,也吸收西方文化,但不偏于一派,对白话文不感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