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书结合情绪空间理论分析、案例详解、知名设计师专访,详解设计空间与心理层面的连接,探寻性格和行为背后隐藏的空间心理学,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打造实用空间设计提案。拥有13 年的媒体从业经验,为《瑞丽家居设计》杂志签约作者。

说到室内设计,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各种风格,像工业风、美式、欧式、新中式、日式、北欧……每种风格怎么打造,总要长长地列出非常多的注意事项。

怎样才是好的室内设计?很多设计师提出了——情绪空间设计的概念。他们认为,设计师不应单纯地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来衡量设计的存在感,而应该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基础素养,以便很好地掌握人的心理,打造积极、良好的疗愈性空间。

家不一定很大、很豪华,但一定要是我们能独享片刻的天堂,在家里,要时时感受惬意的存在。

什么是情绪空间设计?

空间物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光感、人体工程学等多元而立体的方式,多维度刺激人的大脑皮层,从而引发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情感状态,这种刺激人产生不同情绪反应的空间称为情绪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空间的设计,来调节人的各种情绪状态。比如在欧洲很多医院里,工作人员用鼠尾草精油来为病房消毒,令人精神振奋,放松神经,达到身体的平衡与恢复;在办公室中摆放绿植没能让人感到舒服,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是情绪空间设计的手法。

从陈思诚与佟丽娅的婚房,到胡军、李亚鹏、曹云金、苏醒、薛之谦等明星的住宅和商业空间,设计师邵沛承包了几乎半个娱乐圈的设计项目。

邵沛就深谙情绪空间设计之道,他在设计之前,会让业主答一个类似心理测试的问卷,据此判断,空间风格是保守一些还是冒险一些,高科技手段要运用得多一些还是少一些。

比如为佟丽娅的儿子朵朵设计的婴儿房,主题是“海阔天空”,画师用最环保的材料在房间四周的墙上绘制出一幅世界地图,上面布满蓝天白云,而朵朵的床是一个大飞机。这便是一个“快乐情绪空间”的设计,表达初为人母的快乐,期待着孩子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环游世界,让宝宝从出生第一天起便感受到满满的温情和期许。

童星出身的关凌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她的孩子们设计的儿童房采用了“安全感情绪空间”的方法,设计师将大自然中的花、鸟、雨、雪等元素通通搬进儿童房,在硬硬的地板上铺上绿色柔润的地毯,大树洞的设计是给孩子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带给孩子强大的安全感。

胡杏儿的家里养了8只猫,她还必须开着灯睡觉,因此,设计师为她打造了“宁静情绪空间”,床的造型和质地像棒球手套一样温暖而亲切,智能家居以萧伯纳RRR37共振音乐为睡眠背景乐,同时用投影灯把海洋的波浪投射在天花板上,帮助胡杏儿安稳舒适地入眠。

情绪设计的心法:

调用五感

情绪设计的基本方法就是——充分调动感官。

情绪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也是多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拆解为8个空间:视觉空间、听觉空间、嗅觉空间、触觉空间、味觉空间、光感空间、人体空间、脉轮空间。

比如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梅田医院导视系统,便是调用感官的经典实践。由于梅田医院是妇产科医院,所以原研哉将指示标牌都设计成了用白布包裹的软体,室内的导视标也都是圆圆的,没有棱角,这样既缓解了医院的紧张感,又给人亲切的感觉。

我们熟悉的北欧风格也调用了不少情绪空间设计的手法,比如重视光照与自然。

北欧的夏日非常短暂,很快就会被秋冬的暗夜包裹,长期在黑暗的环境中生活,人的情绪自然会变得低落。光照先天不足,后天来补。

多接触自然也能减轻抑郁,北欧人热爱自然,往往会采用大量的原木家具,比如木地板和厨房台面。

情绪空间设计实例

打造快乐情绪空间

快乐情绪空间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让人抵御负能量,置身其中,变得豁达、开阔、大气,不那么在意周围的事物,不容易受到旁人的影响。

1、改变自我角色

设计师就像是一位导演,进入空间的人如同演员,导演懂得控制空间元素对演员产生各种情绪反应。如果导演一个得到人的快乐情绪空间,那么真实厚重的墙与门,以及坚固的家具必不可少。

2、找到令人快乐的材质

相较于木质,树脂、亚克力一类富有新意的创新材料可以带来不同的设计亮点,让人感到好玩和快乐,因为大部分人对未知总是充满好奇。

3、找到令人快乐的视觉元素

比如粉色比红色更能给女性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情绪感受,在婴儿房中增添明度高的颜色,可以增加空间的愉悦因子。

4、找到令人快乐的味觉体验

想要营造快乐情绪空间,非常好的办法是在空间Z红加入自然食物的元素,比如红萝卜、樱桃、草莓等。

打造禅静情绪空间

禅境情绪空间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和布局,人进入其中便能立刻感到内心的平静,原本的情绪波澜被彻底融化,逐渐获得禅静情绪空间传递出的全新生命力。

1、适合营造禅静情绪空间的视觉元素

相较于荧光灯,白炽灯更适合营造禅静情绪空间,室内可以用卷轴、花瓶、矮桌、坐垫、灯罩等元素进行装饰,尽量选择纯粹自然的原木色彩,并营造一些适合冥想的角落。

2、适合营造禅静情绪空间的听觉元素

来自大自然的淙淙流水声、沙沙树叶声,让人即刻感觉进入禅静状态。禅静空间的噪声水平应低于55分贝,如果由于环境限制达不到,可以选择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石材进行装饰,会使进入者感到空间中噪声减小。

3、巧妙利用嗅觉,快速调节情绪

可以利用水仙、甜橙、花香等味道来营造禅静情绪空间,事半功倍。

打造自信情绪空间

自信情绪空间给予进入者自信情绪刺激的能量,并且让人不断疗愈负面情绪,最终达到情绪状态的平衡。

1、利用声音驱除负面情绪

古箫、竹笛等音乐可以带来无限的生命力,相较于一首从未听过的曲子,熟悉且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旧曲更适合营造自信情绪空间。

2、自卑情绪的能量疏导

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心理,想要营造自信情绪空间,需要特别注意对沮丧、混乱、自卑感等负面情绪的调节和平衡。可以在空间中增加自我价值的元素,比如自己非常具有感染力的照片、获得的奖杯奖状、自己熟悉的物件书籍等。

3、利用嗅觉增加自信

可以提供一些有助于增加自信情绪的嗅觉元素,比如乳香、檀香、雪松、丁香、苦橙花等。

心理学一定是设计师,这样才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的理解他人的需要,真正将需求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情绪空间:写给设计师的空间心理学》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情绪问题愈发突出,心理疾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压抑、焦躁、发泄、忙碌、强迫症、拖延症等各类症候群接踵而至,情绪空间的最大价值就是让人类的生活更舒适,而针对情绪空间的深入研究,也能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多的福祉。

设计师不应单纯地从美学角度衡量设计的存在感,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而言,设计师应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基础素养,以便很好地掌握人的心理,打造积极、良好的疗愈性空间。

本书结合情绪空间理论分析、案例详解、知名设计师专访,详解设计空间与心理层面的连接,探寻性格和行为背后隐藏的空间心理学,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打造实用空间设计提案。

关于作者

夏 然,原名韩颖 ,80 后女作家、生活美学家,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常年进行建筑艺术、室内设计、跨界元素与情绪、心理、社会问题的研究与探索。目前主要关注都会问题情绪空间设计、儿童优质情绪空间设计以及积极情绪空间设计等细分领域。

拥有13 年的媒体从业经验,为《瑞丽家居设计》杂志签约作者。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夏然家居生活美学”(aixiaran)以关注生活方式、情绪与空间的关系为宗旨。发表了《藏家:物所集结的世界》《共享家:找回缺失的自我》《以萌宠之名疗愈爱》《留白:家的唤醒模式》等多篇文章。著有《国际软装典范》《洋葱居:幸福小宅的41 种软装提案》《好想住文艺风的家》等。

她认为好的设计者应习得积极的情绪技法,让每一个空间都“心领神会”。

本文部分内容摘编自新书:

《情绪空间:写给设计师的空间心理学》

【情绪空间:写给设计师的空间心理学 】

◆◆ ◆◆ ◆◆ ◆◆

情绪空间:写给设计师的空间心理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