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算是反家暴法的‘先驱’。”

著名演员冯远征在采访时笑着说道。

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拍完后的18年,还有不少网友自发地到冯远征微博下留言,说他饰演的安嘉和是一代人的童年噩梦。

就连梅婷时隔多年晒出与冯远征的合照,大家都开玩笑说让她快跑,小心挨揍。

其实,作为演员,这么多年还让人记住一个角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也是反家暴法实施两周年,中国法治进步的真实写照。

但是,有一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这会演变成一代人的童年阴影?

这个问题就与我们所说的“分级制度”密不可分了。

在很多类似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

例如,韩国是在1998年建立电影分级制度的。电影按照全民、12岁以上、15岁以上、18岁以上的5个等级划分可以观看和限制放映(19岁以上可以观看)的标准,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刷新票房记录,相关的制度却没有及时出台,“电影分级制度”屡屡被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尽管在我国,很多影片上映之前已经作出了大量删减,但依然让不能很好消化的年轻人产生了不适,甚至产生了不良影响。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将“电影分级”搬上桌面讨论。

早在2013年时,陈凯歌就表示:电影分级制度已说了好多年,现在是考虑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分级是市场细分的必然趋势之一,否则终将成为中国电影在商业和艺术上形成真正繁荣的阻碍。

因此,中国电影分级制的核心在于建立电影审查制度和整个电影产业的法治化。

正如冯远征所说:

应当加强电影立法来保障电影分级乃至电影行业运作的规范,从而助推我国电影市场的真正繁荣。

而近期实行的大部制改革,广电总局或会和电影局合并。

到时候,提高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这些事情或许也可以早日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