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与曾国藩、左宗棠年龄相仿,三个人前后也就相差了一两岁。

这样说来,在他们童年和少年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三个人应该同时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上学读书。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些有趣的并列镜头画面:

每天早上,三个小男孩同时背起书包走出各自的家门,迎着同样的朝阳,吹着口哨,蹦蹦跳跳走向他们各自的学堂。

然后,在三间不同的教室里,他们同时在摇头晃脑地读着课文,为的是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考取秀才,然后接着考举人,考进士,金榜题名,快意人生。

散学了,回家的时间还早,他们同时欢快地奔向各自的乐园,跟小伙伴们一起嬉戏:

或是在草地上忙趁东风放纸鸢,或是在小河边捉鱼虾蟹蚌,或是爬到树上掏鸟蛋。

设想一下,如果他们三人是邻居,是同学,那他们应该会是很要好的小伙伴:

一起背着书包上学堂,一起放学玩游戏。

那该是多么美好纯真的童年友谊啊……

可是,上天也许觉得这样的剧情不够刺激,偏要让他们天各一方,各自快乐地成长,然后让他们的命运开始分化。

多年以后,再让他们狭路相逢,你死我活,成王败寇。

我们不得不承认,上天是个很优秀的导演。

说到读书,洪秀全的天赋也许不及左宗棠那样的天生奇才,但应该比曾国藩的笨拙愚钝要好不少。

史料记载,洪秀全幼时天资聪慧,7岁入私塾读书,表现优异。

老师们都说,他将来考取功名就像捡拾草芥一样容易,必能光宗耀祖。

老洪也非常喜爱这个聪明的小儿子,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耀。

虽然家里比较穷,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节衣缩食也要供他上学读书。

要知道,全家人乃至整个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呢。

不过,洪秀全读到16岁时,就再也上不起学了,只得辍学回家帮忙干农活。

两年后,村里的族人见他的学识还不错,不应埋没于农活之中,于是聘请他担任本村的私塾先生。

这样,洪秀全就有机会一边教小孩读书,一边寒窗苦读,自学备考。

大约从16岁起,洪秀全开始考秀才,一直到29岁那年,先后考了四次,全部落榜。

清朝时,考秀才一共要参加三轮考试:县试、府试和院试。

洪秀全每次县试都名列前茅,但却就是通不过后面的府试或院试。

个人推测,洪秀全的天赋应该还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每次县试都考得很好。

很可能是因为,在整个府(地级市)里面,他老家那个县的总体教学水平比较落后。

所以洪秀全在县里算是尖子生,但拿到全府一比试,差距立现。

再加上家里很穷,他也没机会像曾国藩和左宗棠那样,转到城里的好学校继续读书,辍学后只能自学。

这样不利的学习条件,考不上秀才也很正常。

可是,洪秀全从小就被老师夸奖,被父亲夸耀,被同学夸赞,因此自我感觉良好,向来很自信,自我期望也很高。

这其实跟左宗棠的心理很相似,只是还没到自大狂傲的地步而已。

因此,尽管考不上秀才也许确实是因客观条件所限,但这对于非常自信的洪秀全来说,心理打击是很大的。

秀才只是最低的功名,连秀才都考不上,还谈什么金榜题名?

前两次落榜,洪秀全还能承受。

到了第三次落榜(1837年),多年的失落和压力,导致他身心崩溃,看完榜就病倒了,不得不雇顶轿子,请人抬回老家。

这一场大病持续了四十多天,期间洪秀全有时候昏睡不醒,有时候大喊大叫,有时候手舞足蹈。

因为看起来疯疯癫癫的,家里人只好把他关在屋子里。

这场怪病好了之后,洪秀全跟大家说,自己做了一个异梦:

天神封他做人间的君王,来拯救苦难的世人。

其实,屡次落榜的他,做这样的梦也没什么奇怪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过激反应,符合落榜综合症的病理特征。

这个时候的洪秀全,虽然愤愤不平,但应该还没有产生造反的明确念头。

不过,这个异梦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入了洪秀全的心中,几年后终于开始生根发芽。

1843年,洪秀全前往广州参加院试,第四次考秀才,结果又落榜了。

这次他没有再病倒,而是默默地回到家。

他在书房里静坐了半天,突然大喊一声:

我再也不考这破科举了,我要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

开科取士,是皇帝和朝廷才拥有的权力。

看来,洪秀全是想要自己当皇帝了。

这就好比现在,某人去一家大公司应聘求职,却屡次被无情拒绝。

倍受打击的他,最后拍案而起:

我还不稀罕给你们打工了,我要去创业开公司,自己当老板!

当今那些求职不成、愤而创业的人,其豪情壮志确实令人钦佩。

相比之下,求职被拒的洪秀全,显然要牛气得多:

他想开的公司,全国只容得下一家。

他想当的老板,全国只容得下一个。

现在某人要是创业没成功,还可以回头接着找工作。

可当时的洪秀全,要是创业(造反)不成,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杀头,甚至满门抄斩。

风险如此巨大,所以一般嚷着要造反当皇帝的人,大多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很少有人会当真去行动。

可是,洪秀全竟然当真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洪秀全的造反动机,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首先,他考秀才屡次落榜,产生不满情绪,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洪秀全也像曾国藩那样,实现了金榜题名的梦想,他还会造反么?

实际上,会试屡次落榜的左宗棠,曾经也产生过不小的造反倾向,后面会提到。

不过,仅仅因为科场不顺就去造反,这似乎说不通。

事实上,中国自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真正考取功名如愿做官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

大多数读书人,都是科场失意者。

抱怨归抱怨,也没见有多少人真敢去造反。

再说了,考不上秀才的洪秀全,也不是无路可走。

他还可以继续当私塾先生,与干农活相比还算体面和轻松,应该也能勉强养家糊口。

总之,从客观环境上讲,他没有必须得冒杀头的风险去造反的外在压力。

这一点就与历史上很多造反者不同。

比如陈胜吴广,他俩因大雨误了行程,按律当斩。

逃亦死,反亦死,横竖是个死,还不如反了他娘的,于是才有了那句著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再比如朱元璋,本来当乞丐、当和尚都是难求一顿饱饭,后来又被人告发自己暗通起义军,很可能会被抓起来杀头。

被逼入绝境的他,心一横,也只好反了他娘的。

可洪秀全没有被逼入绝境。

只要他愿意,自己应该可以一直本本分分、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

在我看来,真正逼洪秀全造反的原因,源自他自己的内心。

不难猜出,他应该有着极大的抱负和雄心,或者说野心。

然而,正常的科举途径却实现不了,所以不甘平庸的他,宁愿冒着绝大多数人都不敢冒的风险,也要玩命一搏。

纵观历史,类似这样的主动造反者也不少见。

他们一般都是抱负远大,雄(野)心勃勃,却又怀才不遇。

其中很多人都是科举落第者,比如唐末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是如此。

除了雄心极大和怀才不遇两个因素外,个人所处的时代局势也很重要。

要是正逢太平盛世,那么想造反并真正付诸行动的人,非常少见。

即便有极少数脑残者,不识时务地揭竿而起,也不会有多少人响应,下场可想而知。

而到了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天灾人祸频发、民不聊生的时代,各种被动和主动的造反者就会涌现出来。

正所谓:乱世英雄起四方。

洪秀全是读书人,也见过一些世面。

他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时代趋势,应该看得比较清楚。

用他们造反者的行话来说:此诚丈夫得志之秋也。

当然,你也可以相信这样的解释:

洪秀全看到当时的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他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冒着杀头乃至满门抄斩的风险,毅然组织和率领贫苦百姓举行武装起义,去推翻腐朽黑暗的满清王朝,然后建立一个公正太平的人间天国。

这样大公无私的造反动机,很高尚,很伟大,但不真实。

古今中外,大公之人,这个也许有(虽然不多见)。

无私之人,这个真没有。

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是人而不是神,他就不可能没有私欲和私心。

我们不排除,普通百姓出身的洪秀全,刚开始造反时,确实可能兼有一点高尚的公心。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私欲远大于公心。

或者说,他的私欲急速膨胀,以至于完全掩盖了当初那一丁点儿公心。

当然,农民起义领袖的个人私欲过大和动机不纯,并不影响农民起义本身的正义性。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几千年来,正是那些勤劳善良的农民,在他们被压迫得活不下去的时候,前仆后继地起来反抗暴政,这才推动了封建王朝的新陈代谢,换来为数不多的几次太平盛世。

不管动机如何,重要的是,洪秀全真的开始实施造反行动了。

马上就到而立之年的洪秀全,创立了一个中西杂交的新宗教:拜上帝教。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将自己的名字“仁坤”改为“秀全”,拆开就是“禾乃人王”,即“我乃人王”之意。

在接下来的七年里,一心想当人王的洪秀全,主要活动就是秘密传教,发展信徒,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他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前面布满了荆棘,也充满了诱惑。

他究竟能走多远呢?

备注:本文节选自风华长歌原创的《说晚清 道民国》一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