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时我将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比较化元为角的算理与小数乘整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猜测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以整数以及小数的特征,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说教材

《小数乘整数》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以整数以及小数的特征,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学习小数乘小数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数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主要是小数乘以整数算理的推导过程。

二、说学情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而在教学之始,必须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与好奇心强,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但理解能力不足,可能难于理解所学内容。这些都将成为我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三、说教法

我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情景、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自己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课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来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深入地感受、领会学习,因此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初,我会创设小明买风筝的情景,并询问学生:“一只风筝3.5元,小明想买三只需要多少钱呢?”请学生列出算式3.5×3。以上的导入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 。

(二)探究新知,构建法则

根据上面所列出的算式,请学生进行思考,并尝试计算,学生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并请学生进行算法的交流,请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自己的计算结果。此时学生会有三种方法,一是将3.5×3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3.5+3.5+3.5;二是将3.5元转化成元、角分别相加进行计算;三是将3.5元换算成35角,并利用整数乘法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我将对采用这些方法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接着我会请学生观察以上几种计算方法,并询问:“你们觉得哪种计算方法最为简便呢?”引导学生得出第三种方法最为简便。此时我将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比较化元为角的算理与小数乘整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猜测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即小数乘以整数,先要把小数扩大成整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看这个小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从而突破本节课重点及难点。

在学生理解了算理后,我会让学生计算0.72×5,由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并请小组代表说明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在此时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结果末尾有“0”时可以去掉。从而达到深化计算法则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通过改变数字出题,使学生巩固小数乘整数运算法则。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会让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能够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发散思维,布置作业

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将请学生回家做一次“小管家”,陪父母逛一次超市,给妈妈算算账,下节课一起来分享。强化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再加上学生已有认知实际情况,我将边分析问题边进行直观形象的板书,主要采用师生共同板演的板书,并配以纲要式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清晰明了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想报课的学员可以电话咨询当地客服确定课程,河北华图各地联系方式如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