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人占领东北,并且扶持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自从伪满洲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东北就成了日本人的生产基地。然而战争拼得不仅仅是兵器,更是资源。尤其在一战后,各种依靠汽油、柴油作为动力的机械占据了战场上的重要地位。飞机、汽车、坦克、舰船,每一样都是意义非凡的战争机器,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的燃油。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0IVU87sawV

日本在占据台湾后,就曾经进行过石油勘探,并且发现了一些油井。可是这些石油数量稀少,远远无法支持日本的野心。二战前,日本十分依赖美国的进口石油,可是这种依赖外国进口的模式,让日本人很不安。一旦打起仗来,石油就被掌握在美国手里了,相当于被美国人抓住了命根子。

为了打破僵局,日本就尝试在满洲地区勘探石油。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在“海相沉积”的地质结构上才会有石油,而中国以“陆相沉积”为主,即便有石油,也肯定在沿海地区。这个理论其实是错误的,但当时却很流行。因为偏信这种理论,日本人错过了发现大庆油田的机会。要知道,一个大庆油田至少能养10个日本。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0IVU87hrcB

但根据这条理论也不是不能发现油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就成立过石油勘探队,这支勘探队甚至找到了今天的辽河油田。但是因为辽河油田需要钻6000米才能出油,日本当时只能钻2000多米,因此辽河油田躲过一劫。没有碰上死耗子的日本人心灰意冷,只好作罢。不得不说,日本人没有在中国发现油田是天意。

到了二战时,日本犯下的累累罪行曝光于世,国际上开始孤立日本。美国对日本实施了石油封锁后,日本叫苦不迭。没有资源,再多飞机、坦克、舰船也是摆设。为了打破石油封锁,日本只好硬着头皮对美国宣战。面对美国这个强大的敌人,日本人节节败退,最后被两颗原子弹吓得无条件投降。日本战败后,在中国的努力下,东北又回归了祖国。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0IVU8724vY

1959年,根据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全新理论分析,在东北的松嫩平原附近可能蕴藏有巨量的石油。国内迅速派出勘探队探测石油。同年9月26日,一个松基三井的钻井在打到1300米的深度时,井内突然冒出了黑乎乎石油。根据估算,这个油田大约有56.7亿吨,即便在世界上,也是排名第三的特大型油田。因为当时是10年国庆,因此这个油田被命名为大庆。

大庆油田的发现起初是被保密的,国内几乎没有太多报道。可日本人根据情报系统,还是推测出了大庆油田的大致位置。当得知此消息时,日本人是捶胸顿足,悔恨不已,因为当时他们的技术完全可以开采大庆油田。可在我看来,日本人没有发现东北的油田,乃是天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0IVU879rwn

随后,东北地区又发现了辽河油田和松原油田,这两者与大庆油田加起来,储量达到竟然的100亿吨。东北的三大油田,也为中国的工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