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电影,都是它所处时代的一小片缩影。

选择沉浸在哪部电影中造梦,实际上也是一种潜在的社交行为——

制造谈资。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知道“老片”精品多。

大多数人在闲暇时间打开的,却总是一部部大概率就徘徊在豆瓣合格线附近的“新片”。

当然,评分,特别是带着当时社会情绪的评分,并不能完全代表影片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去年秋天,有一位电影博主乔丹·路易米,在自己的个站“胶片世界”上搞了个投票。

邀请世界各地共250名从业者,在2010年1月1日到2019年4月上映的几千部作品中——

选出自己心中最优秀的五部,不限地域,不分排名。

是的,只有五个名额。

想知道这群来自于美国各路媒体(从BBC到Hollywood Reporter都有)的影评人、电影学教授、导演、编辑、编剧们,大浪淘沙地看了十年后。

共同记住了哪些最佳?

“胶片世界”从他们的答卷中,选出了得票最高的前10名的——

Top 10

《醉乡民谣》(Inside Llewyn Davis)

爱奇艺、乐视有

“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会过时,那它就是民谣。”

本片志在缅怀美国民谣的黄金时代,科恩兄弟出品。

大致来说,这是一部关于“自嗨”的音乐传记片。

讲述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民谣歌手,勒维恩的一段Loser人生。

而他的原型人物戴维·范·洛克,虽然在后世被追封为什么民谣先驱,甚至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

肉叔却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以下这位传奇的吉他,是他教的。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将民谣、诗歌融进摇滚的美国摇滚教父鲍勃· 迪伦(Bob Dylan)

当洛克本人在世时,他的处境跟影片主人公一样凄惨——

终日穷困潦倒,在朋友们的沙发上到处流浪。

这么不得志的故事,要通过挖一两个闪光点,最后导向励志升华人生,不是不行。

但那,才不是生活。

Top 9

《一次别离》(A Separation)

腾讯、B站有

一部成本区区30万美元的伊朗电影——

不仅全片大部分时间为手持摄像,连片中的角色“女儿”都由导演女儿亲身上阵……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但就是这么一部“家庭录像”,却拿下了当年的柏林金熊和金球奖。

它靠的,无非是来自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碰撞之下,擦出的多重隐喻。

一家中产又现代,信的是钱,守的是法。

另一家,底层又“迷信”,拜的是神,守的是戒。

每一个人都是好人,却在追逐各自的正义中暧昧成了一出悲剧。

这个故事只会发生在还有信仰的伊朗,也只有还选择相信的伊朗人,才拍得出来。

Top 8

《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

腾讯有

这是一部仅仅关于爱情的电影——

甚至没留余地给伦理。

有人说,这部片之所以在北美评级为R(限制级),就是因为它价值观够扭曲。

女主爱上了男主,但她发现要得到他的唯一方法,是毁了他。

这对看惯了“大爱就是成全”的我们来说,太颠覆。

更颠覆的是,男主甘之如饴。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男主就是已经息影的首位三届奥斯卡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

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昵称PTA,作为独立电影界的牛人。

他以往的片子里,关键词大多是赤裸:赤裸裸的性,或赤裸裸的恶。

拍到了爱情,也不例外。

只是这次,PTA把尺度变成了另一种赤裸——纯粹。

Top 7

《罗马》(Roma)

这部可以说是上榜年份最新的片子了,来自去年,今晚就将登陆大陆院线。

一部由流媒体网飞出品,险些摘下奥斯卡的黑白影像。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讲的,是一个卑微的个人,被时代挟持着,失去了至爱。

本也可以是一个典型的波澜壮阔大故事,但阿方索·卡隆拒绝了。

他想着力呈现的一切,都私人又“微不足道”。

可以说这是一部导演本人的“墨西哥童年回忆录”,却依然足够细腻深情。

Top 6

《大师》(The Master)

又一部PTA的作品。

前十的榜单里,唯有他一人占了两部殊荣。

明面上,《大师》要讲的是一个战后迷茫的老兵怎么在经历丰富的“大师”引导下,解决自己问题的故事。

实际上,无论是喜欢它的人,还是讨厌它的人。

讨论的重点,永远在文本和剧本之外。

因为——

这片就没人敢说自己完全看懂了。

最高赞热评↓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加上导演向来也不喜向大众阐述、解释自己的作品。

你就只能看见各路短评不知所云,一堆人都在似懂非懂地引用圣经段落……

但懂不懂有什么要紧的呢?

(附赠一条怼人用的名言警句)

我不明白人们为何总是期待艺术能清楚明白,但同时他们又接受这一事实——生命本身是捉摸不透的。

——大卫·林奇

Top 5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腾讯、爱奇艺、乐视、搜狐有

记录了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之路——

一部互联网时代的荷马史诗。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而且,就冲导演大卫·芬奇(《纸牌屋》《七宗罪》),这片也绝对不容错过。

为什么?

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导演之一,芬奇的电影总会被反复拉片总结。

而无论是探究他的打光技巧、色彩校正,还是运镜构图。

最后,他们都只能总结出来一个词:

完美。

芬奇能精准地将人物运动跟摄像机运动贴合起来,配合他对光的解剖式掌握,极大地提升观众的沉浸感和舒适度。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不断追求这种和人物运动的精准贴合到相对静止,就是他总会拍出大量废片的原因

如果还有没看的……

赶紧去!

Top 4

《少年时代》(Boyhood)

优酷有

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像电影一样——

凝固时间。

对于这部片子的主角来说,想必体验更加深刻。

导演跟拍了他家十二年,记录下他在这期间成长的所有奇妙和琐碎。

静静地坐下165分钟,你就能重新感受这十二年的岁月在身边无声但汹涌地冲刷而过。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肉叔觉得,它并不只是12年单纯的线性时间堆积。

而更像一片打磨了12年,处处写满岁月的镜子。

给它高分的人,与其说是喜欢它,不如说,是喜欢倒映出来的,仅属于那些年的回忆。

Top 3:

《月光男孩》(Moonlight)

爱奇艺有

一部因前所未有过的颁奖乌龙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

它击败了《爱乐之城》赢下奥斯卡,却反而口碑愈差——

“又有黑人又有gay,它不拿奖谁拿奖”。

如果抛开话题性,片子似乎特别简单。

就是一部关于一个男孩如何成长,到最后学会爱的小清新文艺片。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可惜,你抛不开——

也不应该抛开。

电影本身不该带着肤色滤镜去评判,可电影工业不是。

它也许“过于政治正确”。

但我们既然都能容忍这么多“政治不正确”,为什么反而,容不下“正确”?

Top 2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

爱奇艺有

一部哲学意味很重的“神片”。

你无法一两句话就讲清楚这部电影的好,好在哪,坏,又坏在哪。

因为导演野心极大地直指“生命的意义”,同时又使用了大量富有美感和冲击力的阐述方式。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布拉德·皮特西恩·潘在这部片里,完全沦为了导演泰伦斯·马利克展现自己思考的工具。

从哈佛本科毕业后,本在牛津修习哲学的他,中途就退了学。

有人说,这部片子完美展示了马利克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在他的镜头下,自然界的万物都联系着生命历程,而不是冷冰冰的客体。@appoggiatura

毫无疑问,这部片是一个人在自说自话。

但这呓语,也足以令无数影人印象深刻。

本片在戛纳赢下了金棕榈,却只在法国影院获得一堆窃笑。

爱它的人,则动辄就是几千字小论文来阐述本片的严肃本质。

你,会是哪一种?

Top 1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

腾讯、爱奇艺有

高出第二名十票,它是本次投票当之无愧的冠军。

这部片的关键词很多,但难得就难得在,每一个字,都能挑动肉叔心中那条猎奇的神经:

邪典、废土、末世、燃。

更了不起的是,这部被称为教材等级的极致动作片,却讲了一个女权觉醒的故事。


影评人和导演心中排名前十的电影,你都看过了吗


是的,女主是塞隆本隆

前三部都是上个世纪的出品了。

但它们营造出来的那个充满癫狂和暴力的反乌托邦世界,却从未停止过俘获新人。

三十年后,导演乔治·米勒才终于准备好再次捡起它。

用21世纪的特效,勾勒出一个从视觉到情节都更加荒诞扭曲的人类文明。

废话不多说了,小周末马上就到。

比起苦恼如何挑选那些已经被时间划出隔阂的“老片”。

或者要不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永远在测试观众底线的“新片”。

不如回头看看,这十年里错过了的这些遗珠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