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全校研究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校学生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协同育人 “三大育人体系”,努力培养一流人才,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者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又一篇纲领性文献。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全校教职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现陆续选登“坚持立德树人、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有关话题讨论,以此凝聚全校师生力量,立足岗位,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培养一流人才,为加快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大育人体系”

努力培养一流人才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刘超

我校学生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协同育人 “三大育人体系”,努力培养一流人才,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强化思想引领体系,铸造学生成长之魂

一是坚持把思想引领作为培养学生的首要环节。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办好“眉湖名家讲堂”,邀请党政干部、专家学者走上讲台作形势政策报告;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二是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加强顶层设计,调动各方资源,统筹推进学校入选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依托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强化网络育人,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依托学生工作项目化,开展“一院系一特色、一院系一精品”活动。

三是精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工作表彰典礼,增强仪式感教育;开展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大学生标兵”“最美大学生”“文明学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塑造争先进、学先进的浓厚文化氛围。

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筑牢学生成长之基

一是实施本科人才创新培养工程。制定《郑州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办法》,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举办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生科技创新重点团队,产出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按照“一学科一对策”的思路支持一流学科和冲A学科建设。

二是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出台《郑州大学加强本科生国际交流工作实施办法》,推进本科生海外访学“双千计划”,营造海外访学的浓厚氛围;强化政策保障,深入挖掘资源,积极探索与海外合作院校开展学生交流的新形式。

三是实施学生成长成才关爱工程。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创建文明课堂、文明宿舍,促进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实施精准资助,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关爱重点群体,把温暖送给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三、完善协同育人体系,护好学生成长之堤

一是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入选教育部、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全面协调校内资源,构建 “十大”育人体系;开展校内“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营造浓厚氛围,汇聚育人力量。

二是选优配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加大博士辅导员招聘力度,提升辅导员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发挥传统优势,选拔、培养、使用好研究生兼职辅导员队伍;从教师、管理干部、校友等多种渠道选聘班主任,发挥班主任育人功能。

三是全面提升学生工作队伍育人能力。加快推进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郑州大学)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功能,开展辅导员、班主任高水平培训;搭建平台,选拔推荐辅导员、班主任国外研修、境内交流。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要有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上,学生工作队伍将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始终保持奋斗者的姿态,辛勤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培育一流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 张承凤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双一流”建设作出系统阐述,并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研究生教育承担着高层次一流人才培养的重任,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更是处于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位置,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全校研究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抓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增强责任,创新工作机制体制。一是抓工作机制体制,我校已建立和形成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校和院系两级管理、政工干部和辅导员专兼结合、导师负责和研究生自我教育为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同时纳入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分工合作。二是抓队伍建设,每年举办“研究生辅导员培训班”、“研究生德育工作论坛”、“研究生导师培训学校”,制定研究生辅导员上岗认定和考核,推行导师立德树人第一责任人制度,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合力。

二、抓党建思想教育这个核心,突出重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发挥研究生党组织开展思想教育的职责,积极推行“把研究生党支部建立在班级或年级上与建立在学科点或科研学术团队上相结合”的不同设置模式,抓党建促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二是发挥研究生党员和骨干作用,每年举办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研究生优秀拔尖人才培训学校”、“研究生新生干部培训班”,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开展各类创先评优活动、举办研究生“我知我行”讲坛;四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每年举办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分论坛、政治理论课论文答辩等,学以致用。

三、抓创新实践教育这个载体,突出特色,营造学术创新文化氛围。围绕培养高素质、一流创新人才的目标,积极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提供支持。一是实施“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非常6+1”项目),举办“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 、“研究生学术论坛”、 “研究生访学留学项目” 、“研究生自主创新创业项目” 、“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励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各类创先评优活动;二是积极搭建“河南省研究生创新中心”活动平台,实行研究生“自行策划、自由探索、自我管理、自主创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项目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组织研究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选拔培训优秀团队参加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在研究生电子设计、研究生数学建模、“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全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光。

四、抓规章制度完善这个保障,不断规范,转变服务育人理念。一是建立健全研究生工作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细化管理流程,方便学生;二是注重过程管理,把研究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相结合,相互衔接相互作用;三是关心研究生切身利益,在研究生学习科研、心理健康和经济生活保障等方面努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五、抓活动项目立项这个模式,注重实效,形成研究生喜欢的特色品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抓出成效,必须在实际执行和运作上落细落小落实,开展研究生教育活动推行项目化运作模式,设专项资金给予支持,重视组织过程和总结传承,保证有实效和可持续,形成了具有我校研究生特色的思想教育工作品牌,如“研究生党支部工作设在学科点”、“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研究生心理工作坊”、“研究生创新中心平台建设”、“研究生我心中的好导师征文活动”、“研究生优秀拔尖人才培训学校”等特色品牌项目,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或优秀品牌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郑州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面对新时代,求是担当,尽责作为,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探索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全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做出积极贡献。

发挥院系党组织优势

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旅游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吴爱民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党管人才优势、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对确保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具有根本性作用。院系党组织要做到党建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

一、发挥政治优势,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院系党组织是实现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环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学院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中心工作、重大任务强化集体领导,把党的建设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推动学院发展中谋划党的建设,确保学院正确的办学方向,确保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发挥组织优势,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热情

一流大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优化各种资源配置。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紧紧围绕学校一流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凝聚起师生员工的强大合力。不断加强学院党的组织建设,将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的坚强堡垒。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优化基层支部设置,把支部建在学科上,建在教学团队中,实现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让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更突出,任务更聚焦。着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创新支部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提高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师生员工争创一流的精神动力。

三、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紧抓住引进、培养这两个关键环节,把各类人才汇聚到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事业中来。完善教师队伍分类评价考核和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党建与人才工作的结合点,以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主动了解教师在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创造良好环境,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凝聚人心,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朝着一流大学的目标开拓进取。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重点抓好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各类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紧密结合,争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立德树人,以德化人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郑素侠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高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才能称得上一流大学。我结合本人从事的新闻传播教学与科研这一本职工作,谈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助力郑州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将立德树人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应内化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思路。专业教学中加大新闻伦理教育、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入挖掘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新时期优秀道德楷模的时代精神,将中原文化精神贯注于新闻传播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之中。

开展以“勿忘人民”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指向和目标。不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培养“勿忘人民”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是立德树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以“重走穆青路”、“马列经典悦读”“新传青年说”等形式,开展以“勿忘人民”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新闻学子学习新闻前辈热爱祖国、“勿忘人民”的民族情感;顾全大局、立场坚定的政治觉悟;求真务实、扎根基层的工作作风;“堂堂正正、别无所求”的高尚情操,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新媒体技术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紧扣教育部、中宣部提出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紧跟信息技术新发展和业界格局新变化,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技术教育中融入和强化人文和道德教育,以广博的文化知识、高雅的文化氛围、优秀的文化传统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培育学子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激发学子投身伟大时代的豪情壮志。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新闻舆论战线肩负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凝魂聚力的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助力郑州大学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负河南亿万人民的重托。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郝新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9月我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序列,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化学学科作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以一流人才培养助力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坚持把人才培养工作根基打扎实,做实在。工作中,坚持把“教书育人”有机统一,培养人才不是生产工业产品,而是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锤炼学生的思想,始终要坚持立德树人。因此,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与学生交朋友,把握大学生的时代性和个性化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深耕细作,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深刻的感受是,在担任有机化学主干课教学中,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中一定坚持讲清楚,说明白的同时,开展个性化辅导,在与学生一对一的辅导中一方面为学生讲解学习中的难点,另一方面,通过与学生个性化辅导谈心,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专业认同,要求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生在刻苦学习中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学生专业认知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自觉性和服务一流大学建设的认同感。近几年来,我担任主干课讲授过程中,坚持把 “以德为先”融入到学生的全程教育之中,提升了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我担任课程的班级学生没有出现不及格现象。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我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打造具有化学特色的科研训练模式。我所在的课题组每年接收10名以上的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训练,坚持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立己德与树人德相统一。在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过程中,树牢学生服务于一流大学建设的思想认识,服务于学生科研训练全过程,清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摒弃千人一面的模式,实现学生千姿百态的教育效果。在我们课题组开展科研实践的学生,在强化专业素养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要求学生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更要具备本土化情怀。这些学生参与发表多篇SCI论文,毕业时大部分选择继续攻读硕博学位,既有在国内一流大学的,也有申请到国际知名大学全额奖学金继续深造的。

迈进新时代,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为目标,奋力写好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

践行立德树人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化工与能源学院教授 张亚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育人目标,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悟做人、做事之道,在教学、科研和工作中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践行立德树人,不折不扣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天职。选择教师这个让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最吸引我的就是教师的工作富有创造性。时代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自身更要砥砺前行,教学的乐趣即在于无穷的追求和探索。“老师的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自觉担当起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文化潮流、提升人生境界的责任和使命,以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课堂上我和青年学生坦诚交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还积极指导他们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获得多项全国一等奖,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思维,而且符合国家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发展方向。教育也是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要拥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其次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我们青年教师更要多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历练。

践行立德树人,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人文关怀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是师德教育的基础。高校教师要践行好立德树人,必须牢固树立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好学生的贴心人、引路人。我们时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当前和未来产业和行业急需的化工技术介绍给学生们,使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学有所需”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和工程伦理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建立“安全和环保理念”。同时,让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生提前加入课题组,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也能让他们对自己是否热爱科研、适合科研有一个更清晰的判断。从我们实验室走出来的本科生,绝大部分又远赴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造,继续攀登科研高峰。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愿意和学生分享经历和经验的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作为高校教师要善于通过运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学生交流,为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打下基础,缩短距离,从而更好地发挥本身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帮助、引导学生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把思政课真正讲到学生心坎儿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 周荣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目前郑州大学正处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拼搏时期,因此全面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是其重中之重。高校思政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六个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提出了“六个下功夫”的具体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此为标准,在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教学案例的贴近性、教学手段的适应性、教学活动的创新性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真正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在自我提升上坚持“六个要求”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对思政课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出了“六个要求”。针对“六个要求”, 欲为人师,先正其身,我们首先要勤于充实自己,在工作中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关注社会、关注学生,拓展视野,提升五大思维能力;其次要懂得净化自已,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同时要敢于展示自己,以思政课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好老师。

三、在课程建设上推进“八个统一”

融媒体时代,推动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从“相加”到“相融”,需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八个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投身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推动全员育人,在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育人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全程育人,推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推动全方位育人,积极参与各类课程与高校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从教十一年来,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浓厚理论氛围、严谨治学精神、良好教学传承影响,今后更加努力潜心探索思政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总结、不断突破、不断进取,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能,让思政课堂变得“有血有肉”,把思政课真正讲到学生心坎儿上。

培育优秀国际化人才

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国际学院团委书记 赵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提高质量,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必须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重要着力点,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国际学院团委紧紧围绕服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中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教育为先导,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培育国际化人才为重点,以团组织自身建设为保障,以精品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努力培育优秀国际化人才,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以政治教育为先导

实施“五位一体”教育目标,以“学风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就业教育”、“安全教育”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团课、主题团日活动建设;以十九大、建国七十周年等为契机开展“体验红色文化、牢记历史使命”、“我的大学我的梦”等多项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优秀学子评选、经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开展迎新季系列活动、毕业季系列活动,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加强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和军乐团建设,坚持每周一升国旗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以学风建设为主线

强化课堂考勤,提倡早读活动;积极组织并有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举办高水准的名家讲坛,提高学生学术素养;举办外教、知名人士访谈活动,调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打造优良宿舍文化;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实践与志愿者活动,倡导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三、以培育国际化人才为重点

实施“外教助我学,英语话生活”特色品牌工程:积极开展“英语风”趣味学习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做好“英语角”建设,开展“每周英语谈”,坚持每周英文原声电影欣赏活动;举办双语文艺晚会,锻炼学生舞台表现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开展“国际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建设与完善大学生外语合唱团,继续开展大学生海外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学院做好海外交流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助推国际化校园的形成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四、以团组织自身建设为保障

学院注重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工作理论研究,制定完善团学工作机制,形成相对科学的团学干部选拔方式和标准、建立基本的团学干部考核机制,在团学干部选拔程序、梯队建设、培训教育效果、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富有特色的团学工作模式。

五、以精品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院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比赛等,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和文化修养,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精神风貌的舞台。指导学生社团和谐发展。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内部建设,加强社团干部交流与融合,及时发现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社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zzuweixin

来源:郑州大学官方网站

编辑:王恒

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