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都知道,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偏爱中青年男性,尤其是“日理万机”的大叔和创业青年们,而且容易复发,视力时好时坏,甚至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呢?明天是父亲节,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困扰许多“大叔”的CSC。

CSC最初是在1866年由von Graefe教授首次发现并报道。而关于CSC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尚未明确。在2018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上,来自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的赖旗俊教授带来了其研究团队有关CSC的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Peripheral 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让我们对CSC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下面为您呈现赖教授的精彩讲课内容。

CSC:偏爱中青年男性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SC好发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年龄在20~55岁之间,发病率约为1/10,000。其常见表现症状主要包括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并有中央相对暗区。CSC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但约有半数患者可复发。

CSC的影像学诊断

CSC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FFA检查如图(1)示,OCT检查如图(2)示。

(1)

(2)

临床上,中青年患者、典型的病史和眼底改变一般即可诊断CSC。FA & ICGA检查表现为活动病变时可见病变区内强荧光点随造影时间延长而出现血管渗漏以及脉络膜超渗透性,强荧光点逐渐扩大或呈炊烟状(如图3所示)。

EDI SD-OCT检查显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间出现液腔,即视网膜浅脱离(如图4所示),而非视网膜水肿。

OCT-A检查显示高密度信号以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渗漏(如图5所示)

(3)

(4)

(5)

CSC与血管内皮功能

脉络膜主要是由血管构成的组织。目前CSC病因仍不明确。赖旗俊教授及其团队怀疑是否是由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导致CSC。因此做了相关方面的研究。

注:CSC患者的ICGA UWF 成像

血管内皮功能包括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其中FMD包括内皮细胞依赖性、压力刺激所致的NO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还可作为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NMD包括非内皮依赖性,外源性NO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直接性血管扩张。臂动脉2-D超声成像有助于评估血管内皮功能。

CSC与FMD:可能发病机制?

赖旗俊教授介绍到,为了探讨CSC的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其研究团队分析比较了CSC和对照组间的外周血管内皮功能。

研究中筛选条件为:

(1)SD-OCT检查的急性CSC 3 个月 & SRF;

(2)排除情况:慢性CSC、高血压、青光眼;

(3)FA & ICGA,生化检测血液采样和血管内皮功能测试。

对照组年龄和性别与常规体检人群相符,并与CSC患者做同样检查,除了FA & ICGA检查。

研究结果发现外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CSC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进一步探究来证实这一结果。

CSC、FM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此外,近几年也有几项研究已经将FMD作为评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变异型心绞痛和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CSC与许多心血管疾病一样,具有FMD。那么,CSC和心血管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呢?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CSC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关联性。CSC与高血压相比,可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AHR = 2.22, 95% CI = 1.42-3.46)、增加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AHR = 2.22, 95% CI = 1.42-3.46)以及增加冠心病风险(AHR = 16.1, 95% CI = 1.12-2.30)。

综上而言,CSC可能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相关的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眼部表现。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研究的局限性

赖旗俊教授也指出,由于该研究为小样本研究,因此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次研究并未比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CSC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不能排除CSC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否为短暂性;随访时间不够长,不足以评估其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关的合并症。

总结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出CSC患者均有FMD的受损。这一结果为外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CSC的相关性提供了证据。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IOVS.

IOT心语

赖教授的研究,让我们对CSC发病机制的探索更进了一步,相信未来能探索出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让中青年男性不再受CSC困扰,守护各位已经成为或者将来要成为父亲的你的眼健康。

当“身强体壮”的你突然视力模糊,或者曾经视力“时好时坏”,请到眼科全面检查眼睛,不要当作视疲劳而无所谓。

当然,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才是最终战胜CSC的“法宝”。

专家简介

赖旗俊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副院长及眼科教授。1989年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在长庚医院眼科训练住院医师,并于1997年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训练视网膜次专科,从2003-2011年担任视网膜科主任,2015年担任眼科部主任,2016年7月起担任长总院副院长。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APVRS)的副会长及台湾黄斑部学会理事长,也是The Macula Society及Jules Gonin Club的会员,经常参与国际会议的组织及演讲,也经常指导来自国际的眼科医师学习。

研究兴趣主要在黄斑部病变,已经发表超过130篇相关论文,他是第一个使用病人自体血来帮助黄斑部裂孔手术中内限膜剥除,更进一步使用内限膜转位,加上自体血,成功使高度近视黄斑部裂孔性视网膜剥离手术成功率大大增加,他也是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基因治疗的先驱,除了相关论文外,也经常帮助眼科学杂志的审查及编辑。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