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型分布:

计算题:微观vs宏观

论述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vs货币银行学

简答题:财政学、国际经济学、微观、宏观、货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名词解释:各科

选择题:各科

二、针对微观、宏观经济部分的重点有以下几点:

1、 完全竞争市场:特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供给曲线的推导。

2、一般均衡: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3、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最优使用原则与供给原则。

4、效用论:基数效用论下的需求曲线推导、序数效用论下的需求曲线推导、消费者剩余。(历年热门考点)

5、供求分析:需求与供给的特征、弹性的定义与计算、中点公式。

三、经济学综合其他部分的重点有以下几点:

财政学:税收制度、税收原理、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财政职能、投资与社保支出、预算管理体制

货币银行学: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国际货币体系、利率理论、汇率利率、金融市场

针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经济学大家进行次重复习即可。

四、历年4科目的考试重点分析:

通过历年的试题统计,我们还可以看出: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出题点主要在马列主义基本经济原理,需要结合实际,特别注意我国社会经济问题;

2.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也很重要,西方经济学属于纯理论性的学科,体现专业课程特点,它所包括的知识也基本上是比较模式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

3.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考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 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

4.货币银行学中宏观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是必须掌握的,考试中体现的主要是基础题,辨析 题和综合题。

5.财政学也是经济学分离出的,是与微观经济有关,其定性与定量分析考察较多,学会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建立一定的数量经济模型,能够结合最新经济形势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曾经考过的试题经常会重复出现,这也就减小了我们复习的各科的范围。还有一些题目是在大纲中出现,但是在课本的课后题中却没有。比如,05年试题IS曲线为何向右下倾斜,在课后题中没有出现,但是却在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大纲中对此却有描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