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日军的铁蹄踏进了我中华大地,他们在这里烧杀掠夺,无恶不做,犯下了滔天罪行。因为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的原因,未对日本的侵犯形成大的抵抗。而自从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就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尽管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很多将士们用血肉之躯阻挡日本人的前进。自松沪会战失败之后,上海伦陷,随后日军又攻占了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南京大屠杀”。为了向中华内陆腹地扩张,日本继续深入,而我们国民将士刚集结在徐州,力图阻止日军北上的步伐。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此战是国军正面抗战中最激烈的一仗,惨烈程度不言而喻。当时国民党军队投入29万,日军共有5万人,双方部队在以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国军惨胜,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伤亡5万余人,毕敌2万余人。但同样振奋人心,这也是日军侵华以后最大的一次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

整个台儿庄战役,重创了日军部队,这也是日本侵华以来的尚属首次在数量上的失败,让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遭到彻底粉碎。其中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台儿庄最激烈的时候,日军凭借炮火上的优势,攻进台儿庄内,守池的31师师长池峰城立即组织敢死队,每个战士都知道这一去九死一生,但依然踊跃报名。池峰城宣布,每名敢死队员奖大洋30块,战士立即表示,我们打仗就是为了后代不被日本人奴役。

122师师长王铭章,率部固守滕县,以劣势装备及兵力阻敌三天半的时间,为最后台儿庄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日本人攻入滕县时令王铭章投降,他坚决不肯,最终在在弹尽粮绝之时,而援军又未敢到,命令警卫部队砸毁电台,亲自率警卫排进攻西门城楼,最终全排阵亡,他又退到西关车站组织防守,期间腹部中弹,多处受伤,最后拔出佩枪饮弹殉国。滕县县长周同听说后,从城墙下踏下,陪同他一道殉国。李宗仁在回忆中写道,苦无王铭章及其部的苦守滕县,怎么会有台儿庄最后的大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