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受资本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三大事件,无疑是两会的召开,美国提高钢、铝关税以及资本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热烈欢迎。

这些年来,对于“独角兽”企业,中国资本市场一直欠缺一个大大的拥抱。就像当年上海市政府在反思为什么“没有留住阿里巴巴”一样,如今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更多反思,为什么没能留住更多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

对于“独角兽”企业,美国著名投资人曾有过较为详细的定义,即那些私募和公开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而现在,更多的时候“独角兽”是指那些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创投企业。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科技乃至新兴产业一直都是我们所公认的未来的经济希望,如果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作两翼,那中国这一巨大的经济体能否持续腾飞,新兴产业将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即使如此,为何是此时(而不是那时)资本市场对如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装备这类新兴产业抛出开启IPO绿色通道这样的橄榄枝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2018年初,监管层的密集动作体现出对新兴行业的大力支持。除了富士康特事特办的快速上会并过会之外,2月5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视察深圳科技类公司,节后新华社发文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BATJ梦”该圆了。文章中称,拥抱创新型企业——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从新世纪之初就拥有的梦想。波折不断,梦想依旧。如今,中国经济迈进新时代,国家创新战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境外资本市场纷纷采取措施吸引我国优秀的创新企业,对我国资本市场而言,破除障碍吸纳更多优秀的创新企业,十分紧迫。

我们反观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深受过剩产能困扰的传统产业重拾活力。资本市场上,周期性板块大肆活跃,而创新创业板块却似销声匿迹般无人问津。

结合2018年年初的多项经济数据,如PPI、PMI指数同比涨幅连续四个月回落来看,兹以为我国针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政策倾斜交替进行,相比国外以选举换届作为明显标志的时间周期而言,我们的持续周期相对较短,但我们的政策依据却更多的依赖于经济状况,也或许是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紧迫。

回到证券市场,由于传统行业的产业链较长,政策对传统产业的传导周期会相对较长一些,但效果往往会比较明显。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尤其涉及到创新的部分却并不会由于资本和政策的倾斜就会立竿见影,所以对应到资本市场此举可能更多的会落在“投机”二字。因此对新兴产业应以波段炒作为宜,暂不归于市场价值投资的主流。

(作者:巨丰投顾赵玲,执业证书号:A0680615040001)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