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

一位电网工人在云端中行走的背影

登上了人民日报头条微信的封面

你们认真工作的样子,真燃!

(▲戳图阅读原文)

随后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发布了

这条电网工人在高空检修的视频⬇️⬇️

一夜之间

这群行走在云端的电力工人火遍全网

短短24小时之内,视频播放量就超过千万

截至目前,点赞量已超过130万

网友纷纷留言

称他们为“行走在云端的电力男神”

下方屏幕上滑查看更多网友精彩点评

视频中这群行走在云端的电力男神

只留下了潇洒的背影

小赫兹带你一睹他们的真容

⬇️⬇️

“生命禁区”的电网守护者

▲迪庆工作站员工合影。(迪庆工作站供图)

这群行走在云端的电网工人,都是来自于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云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迪庆工作站的员工。

▲迪庆工作站员工合影。(迪庆工作站供图)

迪庆工作负责运维南方电网唯一的藏区电网,巡检员们面对的,是40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雪山,一条条跨越雪山峡谷的输电线路。在我们看来壮观无比的云端漫步,对他们而言则是普通无比的工作日常。

巡线路上,除了要面对高寒缺氧、险峻陡峭的高原地形,他们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的狗熊等猛兽攻击,以及吸血蚂蝗的叮咬⬇️

在一次日常检修中

巡检员李加迪用镜头记录下了

同事们在云端检修的画面

小赫兹找他们聊了个灵魂天儿

带大家一起走进云端电力男神背后的故事

小赫兹问答时间

视频是使用什么器材拍摄的?

是在什么契机下拍摄的这段视频?

李加迪:

视频是用手机与无人机结合拍摄的。2018年8月中下旬,我们对位于迪庆州维西县境内的500kV托新线开展投运前的线路验收工作,8月22日上午,我和同事在高空对线路逐档走线检查时,四周雾气蒸腾,宛如仙境,我看着同事沿着高空导线进入云雾里,感觉画面很美,就拍下来了。

从事巡线工作多久了?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巡线工这个工种?

李加迪:

我参加巡线工作4年多了。“巡线工”是社会上对我们这个工种的通俗说法,我们的岗位,正式的称呼是“输电线路巡检员”,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输电线路巡视及检修工作,发现杆塔、线路存在的缺陷及隐患,及时开展检修和消缺工作,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李加迪在线路巡检途中。

这次视频拍摄的工作场景,是我们对新建线路投产前进行的走线验收,验收过程中,我们对每一米高空导线,都要进行认真的检查,这意味着线路有多长,我们就要在导线上走多长距离。

▲李加迪及同事在云雾中进行走线验收。

这也是我们巡检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工作场景和我们日常开展的高空走线检查是一样的,就像我们的美称“高空舞者”一样,与大山为伴,与铁塔为伍,风餐露宿习以为常。

一年中有多少时间在巡线?

巡线的海拔有多高?

从业以来走过的线加起来有多长?

陆学林:

一年中有260多天外出巡线。运维线路平均海拔在3300米,最高海拔4360m(220kV建岗Ⅱ回线#051塔)。

▲陆学林(居中)与队友在雪山巡线途中合影。

从业以来在云南昆明、玉溪、红河、曲靖、临沧、迪庆等地区参加多次线路检修、验收工作,高空走过的线加起来有800多公里,地面上的巡线路程保守统计1万公里以上。

众所周知,藏区的天气变化多端

巡线途中遇到过哪些极端的天气情况吗?

和松云:

记得在2013年对500kV建太甲线进行地面巡视过程中,由于大雨大雾交加,山里也没有信号,我带队的小组迷路了,原本2小时的路程,一直在雪地里转悠了8个多小时,后来找到了杆塔线路,顺着线路走,才回到了出发点,车上只有驾驶员,一问才知道,我们小组的其他同事,都去山里找我们去了,那天我们一直到深夜才回到站上。

七里批楚:

2015年1月,是香格里拉最寒冷的季节,我和同事对扎久雪山上的线路进行故障巡视,原本顺利的话,当天就能到达要巡视的区段,但这次雪实在太大,地面积雪非常深,前两天我们走到中途,都因为无法继续前进,被迫返回山脚,等到第三天雪、雾减轻了,才顺利到达了巡视区段。

▲七里批楚在雪山巡检途中。

视频画面看上去非常壮观,

你们在第一次高空巡线时害怕吗?

又是如何克服心中的恐惧的?

郑亚龙:

我2017年参加工作,还是个巡检战线上的新兵。

▲郑亚龙在进行高空作业。

永远忘不了工作中的第一次高空走线,那是2017年2月8日,在丽江500kV阿金乙线排查间隔棒缺陷,那一整天内心的变化是错综复杂,又害怕又激动,从踏上绝缘子瓷瓶、走到导线上的那一刻,我的心就是颤抖的,手脚也有些发软,根本不敢往下看,200多米的高空,我怕一看就会眼睛发黑掉下去(当然我们有安全带的保护),死死盯住前面,身后老师傅们在不停地交代走线动作要领和为我加油鼓劲。

▲郑亚龙在进行高空作业。

想起当天的画面,要真心的感谢身边的同事们、老师傅们给予了我太多帮助、支持、鼓励,让我有了信心,最终克服了恐惧,战胜了自我。

冰川巡线的背后一定有很多

常人不知道的经历,

能分享一下你们印象最深刻的

一次巡线经历吗?

扎史次里:

2014年4月21日,站上接到通知,220kV香迪1回线、建香1、2回线,500kV建太线三条线路不同地段同时发生山火,线路跳闸,迪庆北部地区供电受到严重威胁。

▲220kV香迪1回线、建香1、2回线山火现场。

我和所有同事兵分三路全体出动,整整一个星期,我们每天24小时轮流在火灾现场监控火情。大家带上干粮和盒饭,带着铺盖上山,白天随便吃些干粮盒饭,晚上就在火场一旁的树下空地睡觉。

▲500kV建太甲线受山火袭击,现场浓烟滚滚。

山火被扑灭后,我们还要开展后续工作,全面检查过火线路受损状况,及时清洗脏污的绝缘子,杜绝线路隐患,那一周,我们过着野人一样的日子,心里也随时都是紧绷着,就怕线路被火波及出现跳闸。

知史得利:

冰川巡线最难忘的经历可能就是翻雪山,将近要徒步15公里的一段巡视路线,要翻过雪山,经过沼泽等。

▲知史得利(前排左一)与队友在扎久雪山巡线途中合影。

其中最头疼就是要路过一段蚂蝗泛滥的地段,有些蚂蝗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爬到身上吸你的血,恶心至极,身上也早已出现很多大大小小的伤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难忘的巡线经历。

▲巡线途中经常会遇到蚂蝗。

团队成员都来自哪里?

在藏区生活还适应吗?

工作之余有没有哪些兴趣爱好?

李加迪:

我们的运维团队是由汉族、藏族、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僳族、怒族组成的34人团队;在藏区生活四年还是挺习惯的,藏区民族很好客,有一年新年值班,就去了工作站藏族员工尼玛家去过新年,喝着酥油茶,啃着肥美的藏香猪,很惬意;我的兴趣爱好很多,工作之余打打篮球,骑自行车去环纳帕海,用手机记录下遇到的美好事情。

和松云:

我来自丽江,本身就是高原人,比较适应藏区的生活,工作之余爱和同事打篮球。

▲2018年11月15日,和松云在香格里拉市奔子栏镇金沙江岸边监测堰塞湖泄洪洪峰情况。

扎史次里:

我们团队的成员有来自昆明的、楚雄的、红河的、大理的、丽江的、迪庆本地的,大家都是兄弟,非常团结,我工作之余喜欢打篮球,也喜欢唱藏歌、跳藏舞。

▲扎史次里在南方电网版《我和我的祖国》MV中为祖国放声高歌。(视频截图)

公司不少文艺活动,我都参与过,今年春节期间,公司发布的南网员工歌唱“我和我的祖国”视频,我也荣幸地露了一回脸。

视频经人民日报微信及抖音发布,

收获大量网友的留言和点赞,

着实“火”了一把,

能简单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吗?

李加迪:

作为视频的拍摄者,当时看到点击量的时候确实被震惊到了,没有想到反响那么大,虽然这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部分,但是能得到那么多人民群众对电力工人的认可,心里感觉很自豪,特别是看到那一句“辛苦了,向你们致敬!”,心里那种喜悦是压不住的,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扎史次里:

作为藏区电力线路守护者的一员,看到有那么多的网友的留言、点赞,心里觉得很自豪,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时我们也会进一步的做好线路的运维工作,确保运维线路的安全运行。

郑亚龙:

作为高原藏区的一名电力巡检员,看到视频经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及抖音发布,获得大量网友的留言和点赞,心里觉得很暖很暖,我们点点滴滴的苦痛与欢乐、许许多多的错过、微微小小的改变,凝合起来,竟然有着这样满满的正能量。希望未来的每一天我们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微笑面对人生,没有怨言,没有哀愁,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电力人

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

默默坚守与付出

在神秘的“香格里拉”雪域高原

演绎着新时代南方电网人的独特魅力

向所有坚守一线的电力

致敬!

策划/执行 | 张宇璇

通讯员|张强 马莎 陈波

视频剪辑|张强 张宇璇

鸣谢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云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迪庆工作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