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位书法家,挥毫写就13家西街店招名,怀古堂、西街蜜饯点、白雪元宵圆、小时候味道、美好生活小酒馆、古城奉茶点......。他们说,西街是泉州最古的街,留下了最深的人文褶皱,而今,一家家老店和新兴的文旅业态比邻,共同繁华着这条古街。

记得今年1月12日, 西街1915艺术空间,2019 年新春首展的“刺桐墨韵 ——中国古今书法家作品展”那场活动吗?

新任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亲自题字,书写了 “刺桐墨韵”的展标,并作为参展艺术家参与展事——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天雍专程而来,和艺术家何玮明等当代书坛的10多位书法家,带来了21件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与中国古代闽籍书法名家张瑞图、吴鲁,以及近代书法名家弘一法师的传世墨宝,进行联展。这是在泉州难得一见的参展阵容,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观展浪潮。

各地而来的参展书法家们在泉州驻留了四天四夜,踏访西街、中山路、金鱼巷和各处古刺桐史迹,留下了深刻的泉州记忆。

他们说,西街是泉州最古的街,留下了最深的人文褶皱,而今,一家家老店和新兴的文旅业态比邻,共同繁华着这条古街。他们用书法的方式,来为这条古街增添新的文化味。

10位书法家,挥毫写就13家西街店招名,怀古堂、西街蜜饯点、白雪元宵圆、小时候味道、美好生活小酒馆、古城奉茶点......

在耐心等候了近四个月后,这些书法家的店名作品,终于被镌刻在一块块牌匾上,要挂上西街各家店铺的门头了。

这周六上午,泉州市古城办将在西街举办“少儿南音歌吹漫步”暨“刺桐墨韵”西街艺术店招揭牌活动,大家一起来看看西街新添的人文面容吧。

店招承载的书法艺术,必将吸引更多过往的人驻足品味。当你们看到这店招时,一定也会忆起那场展览的盛事来,也一定会探讨到这店招底下的店铺来,它们为何会被书写?

这些店铺,它们行走在西街的岁月里,各有各的往事,也编织着西街新旧交替的故事,它们已成为或正在成为人们西街记忆的一部分。每一个店铺,都值得你去看见,值得你去品读。希望你能循着我们写下的店铺故事,走进它的岁月里。

一个奉茶点的24年春秋

“阿婆,你猜我们喝了多少杯?”

“我哪里知道呀?”

“第十六杯了!”

70有余的惠兰阿婆笑得和孩子一样,说有两个十多岁的姑娘,站在凉茶铁桶旁,喝得挪不动腿。

她和先生在西街旧馆驿巷口摆了24年免费奉茶,尤其夏天时,供不应求,一天喝光400斤,需煮出30来锅,从日出忙到日落,几乎没得闲。

1995年,惠兰阿婆就跟丈夫苏汉民商量,在巷口为过往行人送一口凉茶。问起初衷,原是人心善道往复。早年,黄惠兰家穷劳苦,干活完路上口渴难耐,恰好赶上别人免费奉茶,后来时机成熟便萌生奉茶的想法。没想到,2015年丈夫过世时,还特别叮嘱妻子,这茶要继续煮下去。

现在黄惠兰每日的生活便是一边烧水,一边捻珠念佛,静静地待在旧馆驿巷子口的一个储藏间里。

其实在24年奉茶故事背后,还有一个免费供茶供了20多年的青年人,是黄惠兰儿子的同学。原来这24年春秋,不仅让一对夫妻白了头,也沧桑了一位少年。

西街窄巷,多少人在小酒馆里找自己

美好生活小酒馆在西街139号,即便有如此清晰的门牌号,你可能也会找丢。它夹在满煎糕和蒜蓉枝的小店之间,不是与它们比肩在街沿,而是往后退了五六米,形成了一条内凹的小巷。

这是西街的第一家酒馆,开在2011年1月14日。

小酒馆里有个舞台,各地的民谣乐队不定期地来巡回演出,有时候还会有上装而来演戏曲的人。你说,看一出《游园惊梦》,配一杯鸡尾酒“杜丽娘”,那气氛是不是刚刚好?

酒馆里目所能及的都是主人用心布下的泉州文化,郑达真说:“我的小酒馆,就是要让人们看到、接触到泉州文化。”连00后的客人,都会说自己粉上了泉州。

“曾经因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常在酒馆喝酒说着无聊的话。在小酒馆里兼职的这几年,嗯,人间太值得了!”

“西街来来回回找了两遍,才找到它的巷口。若不是真爱的人,不会这么有耐心。”

知乎上,许多到过这里的人留下了“来泉州不要错过这家小酒馆”的帖子,更有人说:“来泉州,它是文艺界的一个‘朝圣地’”。

在这里,循迹而来的人半缘酒来半缘人。小酒馆的掌柜小松说,走进这里的人,像约定好一般都放下了各自的社会属性,做回了自己,人与人总能聊到一块去。

古城老口味,在漏勺捞起的甜油䭔里

陈旭耀的煤火炉上腾起暖暖的火,新下锅的甜油䭔在油锅里翻腾,小店门前排满了等待的客人。待甜油䭔炸得金黄,用漏勺捞起,再裹上一层亮晶晶的白砂糖,刚刚出锅的一大盆,一会就空了。

一早到来的,通常都是临近的古城人家,买走他的第一锅甜油䭔,回家配新磨的豆浆。若是在夏天的清早到来,还能买到刚刚凉透的松祭,很嫩很Q。

陈旭耀是吃着闽南传统小吃长大的,上学时成绩不甚理想,父母刚在新门街开了糕祭店,他和哥哥就先后决定辍学,要跟父母做糕祭。

母亲的糕祭店多做批发,每天从傍晚六七点开工,要通宵做到清晨五六点钟,待到卖早餐的人来批发走。“做好的小吃,放在簸箕里,一直铺满十几米长的骑楼廊下。一晚上要做几百斤的米,强度很大。”一家人困顿又劳累,常常边做边打瞌睡。但陈旭耀做得十分欢喜,手艺日臻娴熟。

1996年,在糕祭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因为米价不停涨,利润实在薄,母亲只能关店。那年陈旭耀22岁,心里有些空落落,喜爱的行当要暂别了。

2000年,爱看旧医书的他,在西街189号开了“西街书店”。老书累满了书架,古物摆满了店前。书店开了六七年,他看书淘旧物,四处走街串巷找小吃,爱吃的那些老味道越来越少了,他忍受不了它们的远去。

就这样,书店的营生收了,“小时候味道”在曾经书卷气浓厚的西街书店里,落地生根。

西街书店已成记忆,许多泉州人至今还念念不忘。他知道,人们记挂着的不仅是一个店铺,更是一种风情。旧书与老口味,两样皆是旧时味,皆为泉州人所爱,一个在书桌前,一个在餐桌上。

一碗元宵,甜成了西街人的乡愁

早晨7点半,西街肃清门小广场旁,白雪元宵圆的女主人已经开始营生。女主人叫阿雪,长发披肩,染着鲜亮的紫红色,戴着蝴蝶结发箍,很潮的少女扮相。谁能想象,她已是四个孙儿的奶奶!

西街有越来越多的元宵圆店,但很多人认定了阿雪家的口感。

有人一入门便说:“阿雪,可找到你了!”有人对她说:“吃不到你家的元宵圆,晚上睡不着呀。”

阿雪笑笑,对客人的鼓励心领神会。汤圆为阿雪和客人的生活,都添了一份甜蜜。

白雪元宵圆店所在的位置,是阿雪先生的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阿雪嫁到西街林家。林家原本开的是食杂铺子,阿雪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忙,干脆做些元宵馅料来卖。

慢慢的,从食杂店前的小摊子开始,元宵圆的买卖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后来食杂店索性不开了,专心制售起元宵圆来。

每年元宵节临近,经过白雪元宵圆店,就会听到一阵敲元宵的“铛铛铛”声,西街长大的孩子记得这叮当声,它是乡愁的一部分。毕竟,阿雪在西街与元宵圆为伴,已经三十个春秋了。

在一千个泉州里,带走刺桐城

开元寺对街,坐落着乐城知礼文创店。小店在这条千年古街营业了三年多,终于在古城旅游热潮里迎来了春天。

店里陈列着许多泉州微缩地标景观:钟楼、开元寺、老君岩、朝天门、古厝等纪念品,还有超萌的石狮子。而在此之前,创始人陈子熙接触得更多的概念,是“世界的”。

陈子熙是个70后,宁德人,有一头标志性的白发,外贸出身。十几年来,他源源不断地将各类旅游纪念礼品从泉州输往欧美各国。巴黎铁塔、自由女神像、伦敦大本钟等著名景点地标小雕像,不断从这座树脂之乡走出去,展览在各个国家的旅游文创商店里。

作为“新泉州人”,从事全球旅游纪念礼品设计开发与生产十多年,陈子熙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创作思路延伸至国内,特别是身边的泉州,彼时西街还未大热。

有趣的灵魂总会相遇,陈子熙身边集结了许多极具热情与创造力的年轻人。他们深入城市的山野奇景,进行人文、艺术的观察与发掘;他们逐一为游客讲解着钟楼、中山路骑楼、狮子与泉州的故事。

在这些年轻人的创作与表达中,这家守在西街的文创店像一个窗口,将泉州的故事融进一个个小物件里,丰富了每一个游客的行囊。

一家家店铺,在书法家的笔下

终于要以最有韵味的方式呈现

明早9:15分

在南音的“歌吹漫里”,一起去看看这条最古的街

怎么装上一肚子墨水!

END

文:燕婷 月芳 秀洪 六月

图:吕波 田米(部分泉州古城办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