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大课堂(第二讲)开讲

5月9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全市100名村党支部书记代表齐聚在市政府多功能厅,共同聆听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大课堂(第二讲)。

此次讲习大课堂的主题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河南工业大学李铜山教授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题,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整个报告站位高远、讲述精辟,重点突出、内涵丰富,既有深刻的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同时,李铜山教授还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大田种植业、设施园艺业、集约养殖业、特色种养业、观光休闲业等五大新业态,促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转型等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令与会同志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近年来,我市以“六优四化”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六优”区域布局方面,我市重点在濮阳县金堤南粮作区、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和台前县高标准农田区域布局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在濮阳县、范县发展优质水稻,在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和范县发展优质花生,以全市设施农业为基础发展优质瓜菜,在濮阳县、南乐县、范县和台前县发展优质草畜,在清丰县、南乐县、台前县和开发区发展优质苹果、梨、红杏、樱桃、葡萄等鲜果种植。截至目前,全市“六优”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79.1万亩,其中优质小麦75万亩、优质水稻35.6万亩、优质花生59.5万亩、优质瓜菜71万亩、优质饲草10万亩、优质林果28万亩。在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方面,全市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发言时说,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四化”水平不高、融资困难问题突出、“六优”农产品抵御风险能力弱等一些突出问题,改革任务仍较为艰巨。201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重点优化产品结构,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统筹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优化经营结构,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放活土地经营权模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好省级产业示范基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产销一体、农业信息化建设,高质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副书记邵景良主持讲习大课堂,并要求各级各部门准确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切实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此次讲习大课堂,2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也作了发言,全市各县区和75个乡镇设立了分会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