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财君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近段时间银行揽储压力依旧很大,推出了很多拉存款的活动,上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据融360数据统计,在2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1086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91%,创下2015年8月以来的31个月新高。银行理财收益上涨,对于广大稳健型投资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上调普通理财收益率外,银行为了揽储,还推出了一种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年化收益率比普通理财都要高,普遍在7%以上,最高能达10%。

这么高的年化收益,很多投资者一定会被吸引。但是收益越高相对来说风险就越大,那么这种结构性理财产品,能不能上车呢?挖财君就来分析下。

什么是结构性理财

结构性理财,资金一般投向两大部分。大部分资金和普通理财一样,会投资在银行信贷或者固定收益类等低风险产品,保证基本的安全和收益;另一部分用于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比如指数、汇率、黄金、各种金融衍生品等。

通俗来讲,就是在普通理财产品的基础上,加上某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要不要买结构性理财

从结构性理财的定义中我们就能看出,结构性理财是有较大风险性的。虽然其预期年化收益较高,但实际收益可能没那么高,甚至有亏损的可能。

挖财君认为,对于普通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并不适合。对于想要试水高收益的投资者,乘着近期银行比较缺钱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购买。

延伸阅读:普通人应该怎样选择银行理财

近些年来,关于存款变保险、理财变保险等事件偶有发生,挖财君在之前多篇文章中都有提过。这就存在着这种可能,投资人明明只是想买普通理财,但是很有可能没看清或是被误导,结果买成了结构性理财。

所以,选购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好好看清楚。比如判断结构性理财,首先看年化收益率,如果收益率比普通银行理财高很多,那就是结构性理财。其次,如果名称中带有“结构性”、“挂钩”字样的,肯定为结构性理财。最后还可以看产品说明书,只要产品说明书中出现“基金”、“股票”、“黄金”等字样,通常为结构性理财。

除了分辨结构性理财之外,挖财君还整理了几个要点,帮助投资者一眼就能分辨出靠谱的银行理财产品。

首先第一个就是,学会判断银行理财是自营还是代销,自营产品有银行做信用背书,合规性和安全性上都更有保障。

而银行自营理财,在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或15位银行产品登记编码,在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输入该登记编码就能够查询到对应的产品。

其次,大家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建议要多看产品说明书,不要只听大堂经理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只看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率或者说业绩比较标准。事实上,对于产品的收益类型是什么,风险等级是多少,管理费率是多少,钱主要拿来干嘛,我们都要自己心里有个数。

(了解更多关于理财的原创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挖财宝”,ID:wacaibao)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