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歼16战机在正式进入解放军空军装备战斗序列后,其代表的意义重大,作为大国空军,中国空军历来强调对地打击能力的重要性,这从自研的国产强5,歼轰7等就可见一斑,在上世纪年末本世纪初,中国先后在俄罗斯引进了苏27和苏30这种具备空中优势以及对地打击能力极强的武器,前者衍生出了国产的歼11家族,而后者在前不久才出现了刚刚入役的歼16这一型号。

苏30歼16傻傻分不清楚?资深军迷的回答令国人意想不到海航苏30战机

苏30到歼16这中间历经17、8年的时间,是否说明苏30的国产化难度比之苏27更高呢?答案当然不是,我们在进入新世纪后,大批量装备了国产的歼轰7飞机,而这一型号客观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苏30国产化的步伐,而中国空军再一次加速上马苏30的国产化进度,说明这款战机还是有着极大的改进研发潜力的。

苏30歼16傻傻分不清楚?资深军迷的回答令国人意想不到

歼16已批量入役

歼16战机虽然本质上是苏30战机的国产化型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沈飞下大力气吃透苏式战机的气动布局以及内部构造后,苏30的内部改进相信更为巨大,苏30战机入华近20载,大多数战机其机体结构等相信已经有所老化,这是自然规律不但要正视,也能从中掌握重要结构部位的寿命使用情况,这本身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技术财富。

这不但可以从中获取重要的技术积累,对于战机的研发改进更是受益匪浅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歼16战机与引进的苏30战机在外形上区别不大,或者说是极为相近,有些傻傻让人分不清楚的感觉,也让众多国人很难判断准确,但有资深军迷却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其实就从外形上看,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战机机头部位的雷达罩。

苏30歼16傻傻分不清楚?资深军迷的回答令国人意想不到

歼16最大的改进是加装相控阵机载雷达

战机发展至今,从机头进气,到两侧进气,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是战机空间以及对于空战意义重大的装备,机载雷达的加装,早期的雷达由于性能单一,基本上还只是辅助手段,而后来出现的多普勒雷达则对完全改变了空战的规则,在后来出现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则真正意义上极大简化了雷达的配制,不在有繁杂的油路、气冷等辅助装置,而雷达罩作为保护雷达阵面天线的作用,在三代机上还有其头部设置空速管的管状物。

这样的特征是三代机的标准特征,而歼16研发至今已进入达到三代半甚至四代机的行列,按照官方曾经证实的其已完成了机载相控阵雷达的改装,所以其机头位置已经没有了像苏30那样长长的空速管,而这也从我们目前看到的歼16机头部位的特征相吻合,所以要说其它细节部位的变化可能还有些混淆,那么歼16战机雷达罩无空速管的标志性改变则是判断其区别于苏30的最大外部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