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初中生朋友们会做题了之后,如果能把自己会做的题讲解给别的不会做此题的同学听,并能够让该同学听懂、学会,就达到了第三层境界,即“会教人”。如果初中生朋友们能达到此境界,把各种物理问题通过清晰的表达,严谨的推理、科学的思路教会别的初中生朋友,那么,这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且教与被教的两位同学将同时获益,合作共赢。

想必所有的初中生朋友们都想学好物理,然而真正会学物理的却并不是大多数,爱学物理的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呢?初中物理总是看起来很有意思,特别是多数物理实验总是充满了趣味性,而很多物理现象听起来也是津津有味,可是一旦做起物理题来却往往瞬间变得趣味全无,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物理的表面趣味现象,却不喜欢深究道理,从而出现了假爱学现象,结果物理成绩一直处于中等甚至偏下的状态。

为什么有些初中生做物理题总是出错呢?甚至屡做屡错呢?

这是因为,初中生朋友们在学习物理时存在境界的差异!学物理简单来说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能听懂!

可以说,对于初中生朋友们,只要想听、在听、没有走神的话,绝大多数初中物理题都是可以听得懂的,因为绝大多数初中物理题的逻辑思路都很清晰,只需要通过逐层推演就能得到结果。那些根本就没有听或者物理基础及其差的同学除外。这属于学习物理的第一层境界!

第二层境界:会做题!

然而即便是绝大多数初中生朋友们都能听得懂物理题,是不是就代表会做题了呢?

完全不是!

“能听懂”和“会做题”之间的差距可谓是天上地下,能听懂只是代表着做题的最初级阶段,一旦真正自己做题,就会发现,自己竟然不会做!出现部分不会做乃至完全不会做的现象。

这可真让人扫兴,明明自己已经听懂了啊,为何自己做起来反而不会了呢?

这其实是因为,听懂是被动的输入做题思路的过程,而做题需要的是主动的寻求解答思路的过程。

要想从听懂变成会做,只有一个办法,变被动输入为主动输出!

在听懂之后,就立刻进行整理分析反思,之后再经历数次归纳总结,最终,只要遇到相关物理题就会分析问题、并能够通过多思考几种方案解决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会做题!

此境界属于中游乃至上游的学生们才具有并能逐渐提高的境界!是迈向第三层境界,也就是最高层境界的必由之路!

第三层境界:会教人!

当初中生朋友们会做题了之后,如果能把自己会做的题讲解给别的不会做此题的同学听,并能够让该同学听懂、学会,就达到了第三层境界,即“会教人”!

如果初中生朋友们能达到此境界,把各种物理问题通过清晰的表达,严谨的推理、科学的思路教会别的初中生朋友,那么,这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且教与被教的两位同学将同时获益,合作共赢!教人的同学通过教别人更加清楚的理顺了做题思路,被教的同学通过听优秀生的讲解,自己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最优学习方法,必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帮助!

比如说下面这两道有关力学和电学的中考物理题:

上面这道题属于力学中的滑轮问题,有关滑轮中的机械效率计算问题,其实只需要抓住两个问题就可以立刻解决,一是尽快找到有用功,二是尽快找出额外功!

本题中的有用功都是把同一个物体提升同一高度处,因此有用功是相同的!

由于本题不计摩擦和绳重,因此对于甲图而言,额外功为零,所以机械效率为100%!

乙图中,额外功是克服一个动滑轮的重力做功,丙图中,额外功是克服两个动滑轮的重力做功,因此丙图的额外功最大,因此其机械效率最小!所以可以求得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本题是中考常考的一类电学物理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串联时电流相等,并联时电压相等。其次当我们看到图中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之后,应该立刻求出其电阻。最后,我们一定要记住,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

当我们利用物理公式求出两灯相应的物理量时,就可以得出答案D!

综上所述,初中生朋友们学习物理时,一定要知道学习是有这三层境界的!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尽力做到此三层境界,特别是最后一层境界能让你的学习突飞猛进!

中学生朋友们,养成善于归纳、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吧,尽力做到第三层境界,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