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客围棋APP 记录你的围棋人生】

闲话棋迷

2018年3月9日第17届”四川航空杯“中国围棋西南棋王赛在成都望江宾馆举行,开赛前对局室里挤满了棋迷,还有上面这位绑着红色头巾(上面都写着“柯洁必胜”)的小棋迷

体育、文学、艺术类都有专业与业余之分,围棋自不在外。

职业棋手,穿衣吃饭买车购房全指着棋,下也得下,不下也得下。下还不保准回回赢,自然生出痛苦。业余棋手则不然。伶界管外行叫票友,外行唱戏叫玩儿票。一个“玩儿”字概括得足够精到。玩儿即是乐,人都是喜欢玩儿喜欢乐的(自残自虐不擅乐不喜玩儿等悲苦主义者另做别论)。票友下棋自觉自愿,无上司指令无领导安排。这样似乎可依逻辑得出:业余棋手下棋应全无痛苦。

世间的事情偏偏不讲逻辑。自“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至今已四五千年。其间有人把它拔到治世韬略的高度,东汉史家班固所作《弈旨》说:“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黑白,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也有人把它列为体育竞技,世界项目,并由此生出职业。但就寻常棋迷票友而言,其实还是个玩儿字。

闲话棋迷

2017年5月8日,棋手芈昱廷(右)与小棋手对弈享受纯真时光。当日,河北廊坊市举办第一届“新奥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围棋名人与廊坊百名小棋手交流活动,邀请12名围棋高手与廊坊的百名小棋手开展“多面打”对弈

可就一个玩儿,何止全无痛苦?或可搭上性命。南朝大臣谢弘微与友人弈,友人一角有死势。一旁观者着急,又不便明说,假意抬头做观天象状并念念有词:“西南风急,或有覆舟者。”友人机警,即刻补活西南角。谢弘微大怒,掀翻棋盘,拔剑就要斩杀,险些出了人命。二人对弈,一观者起如厕,回来只见棋盘不见对弈者。忽听墙后有响声,跑过一瞧,对弈二人已撕扯扭打成一团。一人弈而败,判定输赢数子间,他趁对方不留神,偷摸对方几子生生吞入肚内。胜方质问:“我的棋子怎么少了?”他义正辞严:“问谁那?我哪里知道。”

上述三则或见诸正史或载于杂记,读完哈哈一笑。笑完不免要想:不赢房子赢地,这都何必呢?一次,我与友人弈,连赢了三盘,时间已很晚我又有事,可他就是不放我走。我说:“本来说好只下一盘,多下了两盘,你还不让走就不讲道理了。”他说:“讲什么道理?就不能走。”说完起身横在门前以防我楞冲出去,且满脸怒气。我好说歹说还是不行,便掏出电话作欲拨110状,他这才放了我。第二日我问他:“你官比我大,钱比我多,还会写诗作文,就不能我的棋比你强点儿?”他嘿嘿乐:“什么都能给你,就棋不能输你。”虽是玩笑话,却可见他把一盘棋的输赢看得多紧。后来我想,在他心里,棋艺水平至少已升至关乎智商的高度。

闲话棋迷

日本围棋比赛大盘讲解现场的一个代表性场面,白发一片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手机铃声,很少看到年轻人和孩子

纹枰的妙趣让很多人试图描述围棋到底是什么,答案各异。我也曾想过,却远远没有想透。现阶段的认识是:人在不经意间发明了个集世间万象于一身,变化无穷而又极具魅力的东西,就是围棋。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棋,特指围棋。

围棋肇始上古尧舜,完善于两汉,东晋起广为流行。公元317年至589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相继立国江南。宗室贵族、官宦士大夫多嗜棋如命。南朝宋文帝曾与大臣羊玄保下棋赌郡,羊玄保赢得宣城郡太守。南朝梁武帝棋艺高超,每弈通宵达旦。史称他“棋登逸品”,约在三品之上。他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段位制度,即“棋分九品。”围棋何以在东晋盛行而发展?这里除了围棋自身的巨大魅力外,就是东晋南朝的典型世族制度。世族以清高自居,以不涉政事为荣。围棋被视为雅术。下棋为“手谈”,棋艺视为“道”。南朝沈约言:“天下唯有文义棋书。”将围棋看作是与文章、义理、书法同等格调的东西。时间过去一千六、七百年,今日布衣亦可端坐纹枰。这是社会的发展,围棋的进步。可里面有一个东西不能丢,就是“品”字,好歹讲些品行品位。

闲话棋迷

2015年11月7日在韩国大田举办的韩国多文化家庭围棋活动之围棋I Love比赛中母亲背着儿子下棋

近日在网上观棋,网上名字可谓千奇百怪,风雅者或冠“松涛”、“临风”、“具体”“、“坐照”。通俗者或冠“红花”、“绿叶”等,各有所好,不必多言。唯有几位的名字是想说一说的,“某某的爹”、“某某的老公”、“专砍某某”、“某某杀人狂”。诸君的棋力有高有低,低者刚识直三曲四,高者有职业低段水平。

现今的围棋已是大众化的项目,不能要求现代人如东晋世族般仙逸儒雅,可具备现代文明的基本操守是不过分的。常言文如其人,棋如其人。要从那位职业低段者的名字看,我想棋如其人这话是需重新讨论的。不过人家是在规则内行使自己的权利,谁管得了?我只想说:“这名字不好听。”

闲话棋迷

这是国内2006年第八届阿含·桐山杯比赛(刘星胜罗洗河获得冠军)的一个现场,到场观看大盘讲解的基本由两拨人组成,一是80年代中日围棋擂台赛培养的棋迷(以中年男性为主),二是90年代后培养出来的少年棋迷(当时)

清嘉道年间显宦梁章钜曾给读书人定了个标准,曰《十字令》,特录如下:“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张马吊,九品头衔,十分和气。”我想那几位起怪名者必是念过些书的,再多读这四十个字,回头把那名字改了,可好?

网上下棋,输者不清除死子,直至填满提光。再往里点,又填满提光。再点,循环往复,五六个小时是分不出输赢的。亏他们想得出。棋品差且不遵棋规者古已有之。曾有一人看不惯,他认为下棋耍赖既失公平又不高雅。可惜他不是皇上,当了皇上也就不管这等闲事了。他就是明朝的王任思。此公可谓煞费苦心,点灯熬油自定一部《弈律》,言称对下棋无赖者必须绳之以法。有人说凡称法律者必是统治者制定,而且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王任思是白丁,想必只有行口诛笔伐之能了。今日我想,也是造化了他,岂知私自定律,《明大诰》可是要问斩的。现摘录《弈律》两条以敬不守规矩者:1、“凡见已大败,辄敢掳掠图赖人者:杖八十,徒三年,仍坐赃一百二十贯。”2、“凡局已分胜负,因而狭愤逃去不终者,杖一百,总徒四年。”

闲话棋迷

2016年6月28日,在中国棋院举行的第三届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本赛64强战,迷妹们成场外风景

说来说去,棋迷还是玩儿票,谁也不拿它吃饭,谁也不拿它挣利禄。不过玩也要有个规则,讲究些许品位。这样会更好玩儿。

清人程世爵编撰了本《笑林广记》,有仿唐人刘禹锡《陋室铭》作《棋谱铭》一篇,棋迷票友不妨一读:“棋不在高,有着则名;着不在勤,弗悔则灵。斯是棋谱,惟吾得情。精明无懈局,草率不进赢。谈年有国士,往来无赌精。可以调素心,役神明。无呼卢之乱耳,无筹马之劳形。棋输子儿在,着着见将军。君子云:‘何臭之有’?”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民为贵四世的新浪博客2014-11-19

作者:民为贵四世(《文史知识》“戏曲苑”栏目作者)

文章内容和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