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作为曾经的职业军人,必须向我们的前辈致敬!

在1937年8月爆发的那场震惊中外的战争中,弱小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们几乎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勇气,在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航空兵作战,表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看清照片上的话了吗?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照片中的9名飞行员在抗日战争中全部壮烈牺牲!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时,日本在上海附近海面的兵力共计38艘军舰,随后,又不断向吴淞口附近海面增派以航空母舰为主的兵力,以增强其海空打击力量。至1937年9月,计有:“加贺”号航空母舰(26,900吨,载机60架)、“凤翔”号航空母舰(7,470吨,载机30架)、“龙骧”号航空母舰(8,000吨,载机48架),当时日本正式服役的6艘航母已有一半投入了中国战场。

此外还有“能登吕”、“神威”“千岁”号水上飞机母舰(各载机12架),以及补助水上飞机航空母舰“神川丸”、“番九丸”、“衣竖丸”(各载机8架)。此外,还有两艘主力战列舰、6艘10,000吨级以上的重型巡洋舰、7艘轻型巡洋舰也都相继投入淞沪战场。

“加贺”号航母上的机群

而日本海军航空兵则主要以大村、木更津、鹿屋三个岸基航空队,编成轰炸、侦察、驱逐等飞行队;以“龙骤”、“凤翔”、“加贺”、“神威”、“香九丸”、“神川丸”、“能登吕”等航空母舰上的飞机编成4个航空队,总兵力共有飞机273架,专门负责淞沪战役中的轰炸及地面部队进攻时的空中掩护任务。

抗战初期日本投入中国战场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性能在当时均堪称世界一流,特别是海军航空兵使用的“零”式战斗机,是其他国家如英、美、苏等国家的作战飞机无法比拟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海空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当时全国只有9个空军大队,计有3个轰炸机大队,3个驱逐机大队,2个侦察机大队,一个攻击机大队。大队下共辖26个飞行中队。

此外还有5个直属中队及4个运输大队。“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又增加了一个学生暂编大队以及6个缩编大队,合计35个中队,共有作战飞机305架。计有重轰炸机17架,轻轰炸机52架,驱逐机113架,攻击机20架,侦察机103架。此外还有运输机60架,编为4个中队。

正是在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中日之间的海空战拉开了序幕……

1937年8月13日,停泊在吴淞口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突然炮击上海市,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

1937年8月14日中午,驻河南周口的中国空军第四航空大队接到指挥部的紧急战令:全大队立即起飞,转场到杭州笕桥机场集中待命。

当时,正在南京领受任务的大队长高志航也来电,要21中队中队长李丹桂率领全大队前往,并将他的战机派专人随同飞往。笕桥机场是国民党航空总校所在地,但机场的条件十分简陋,跑道又窄又短,没有无线电通讯,更谈不上指挥塔,飞机的起降只能靠红白两色的“T’字布指示。

淞沪抗战一打响,这个机场的战略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从这里起飞的飞机即可以直接攻击地面部队,又可以攻击停泊在东海海面的敌航空母舰。

2时30分,第四大队的27架霍克-II驱逐机在中队长李丹桂的率领下,刚刚在笕桥机场降落,还来不及滑行进入停机坪,“呜……呜……”机场上空突然响起了剌耳的警报。警报就是命令!

从南京先期到达笕桥的高志航立即带领27架战机全部升空,抢在日本飞机飞临杭州上空之前,率先占领巡航高度,并搜索目标,准备迎战。

中国空军英雄高志航

原来,日本人早就盯上了笕桥机场,并把它视为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眼中盯,肉中剌。因此,战争一开始,他们便动用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王牌部队--木更津飞行队。

当时,日军在上海尚未建立空军陆上基地,除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海军航空兵外,海军航空兵的陆上航空队系以台湾和属台湾的济州岛机场为基地,越洋袭击上海、南京市区和沿海各省的主要军用机场,以期一举歼灭中国空军,掌握制空权。

在海军陆上航空队中,木更津航空队最为强悍彪勇。这个航空队组建于30年代初,由日本空军中飞行技术最好的老飞行员担任教官,挑选的飞行学员都是来自其他飞行队的尖子,其训练更是严酷。美国的军方杂志曾评论这支部队“全是由一些体力和技巧超群的空中魔鬼组成”。

1936年,木更津航空队由日本天皇亲自命名授旗。在战争的一开始,日本人就动用这张王牌,其企图是分明显,就是要炸瘫对舰队和地面部队的空中威胁最大的笕桥机场,并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摧毁在地面,进而牢牢掌握制空权。

2时50分左右,该航空队的7架九六式轰炸机侵犯杭州上空。此时,正在高空严阵以待的中国空军编队率先发现了日本人的轰炸机群。

高志航果断命令:“全力攻击,给我狠狠地打!”随及,带头向一架敌机扑去。

这架敌机此时也突然发现高志航的飞机,似乎有些惊慌,赶忙来了了一个急转弯,企图摆脱。高志航切了一个半径,紧紧咬住了日机,并将敌机套在了机关枪的瞄准环中。

木更津飞行队的飞行员们都是技术相当精湛的老手,见这一招不灵,又突然收油门,将飞机的速度放慢,使高志航的飞机冲在了自己前面,反将其套入瞄准环,随及便狠狠地按下了机枪发射钮。

高志航更不是等闲之辈,暗暗骂了一句:“小鬼子,敢给我玩这一套!”突然猛地拉起机头,日机的机枪子弹从飞机下方擦过,然后一个反扣,又将敌机紧紧咬住,并将其牢牢套在了瞄准环中,沉着地按下了发射钮,从愤怒的枪口呼啸而出的子弹准确地击中了敌机,只见空中燃起了一团大火,并迅速地坠落到了地面。

这是中日空战、也是八年抗战中,中国空军击落的第一架日机!

高志航击落第一架敌机后,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空军的士气。作为整个编队先锋的22分队分队长乐以琴驾驶着2204号飞机在3000米高空寻找战机。当高志航发出攻击命令并率先冲人敌编队时,乐以琴也毫不犹豫地率领分队的3架战机杀入敌阵。

乐以琴

乐以琴参加空军前是四川省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身手灵活,反应敏,“9.18”事变使他失去了参加全国运动会的机会,继而从大学考入中央航空学院。

当他看到高志航击落一架日机后,用四川话骂了一句:“狗日的,老子今天不客气了!”随及摆出一副要与敌机相撞的拼命架式,咬住了一架日机。

望着迎面扑来、越来越近的“拼命三郎”,日机顾不得瞄准,拼命射击,防止其向自己迫近。

岂料乐以琴全然不顾,趁日机飞行员慌乱之时,在瞬间捕捉到了战机,一阵猛烈地射击,打得日机拖着长长的黑烟一头栽到了地面……

此时的高志航在击落一架敌机后越战越勇,在敌编队中左冲右突,又紧紧咬住一架敌机。

敌飞行员见是击落第一架自己飞机的中国飞行员,哪敢轻敌,操纵着自己的飞机扭头就跑,上下翻飞,企图摆脱攻击。

高志航紧追不放,在2500米的高空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将其击落地面。

高志航和乐以琴击落3架敌机后,日机的空中编队已经完全被打乱,其余4架敌机皆无心恋战,只好各自逃命。高志航率全大队乘胜追击,李桂丹、梁添成、郑可愚又各击落敌机一架。

不可一世的木更津大队的7架飞机,除一架幸免外,其余全被击落,而中国空军无一损失。

李桂丹

六比零!中国空军开创了对日作战的首捷纪录!

“八·一四”空战使日本人不仅感到了中国空军并不如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而且还感到了其巨大的威胁。侵华日军决定,必须彻底消灭中国空军!

于是,木更津航空队卷土重来,在8月15日,猖狂地扑向杭州、嘉兴、曹娥、南京等地,欲将中国沿海空军基地一鼓荡平。

这天上午,鹿屋及木更津航空队的九四式、九六式轰炸机和驱逐机共60余架飞临上述各地。但在士气大振的中国空军面前,日本海军航空兵仍没有占到便宜。

在曹娥上空,中国空军一举击落日军九四式轰炸机4架;高志航的第四大队再立战功,于杭州上空击落九四式轰炸机16架,并协同第三、第五大队及航校暂编部队兵力,于南京上空共同击落敌九六式轰炸机14架,取得了比“八·一四”空战辉煌得多的胜利!

16日,日军鹿屋、木更津航空队作困兽斗,又将剩余的20余架轰炸机编队全数升空,分袭上述各地。

淞沪会战中的中国空军编队

经过两场空战信心大增的中国空军再次起飞迎战,第三、四、五大队分别于杭州、嘉兴、句容、扬州、南京上空进行截击,共击落敌机8架。

经过8月14、15、16日几天空中激战,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本海军航空兵飞机48架,而木更津航空队的总兵力只有战机60余架,经此一役,几乎被歼灭殆尽!这对弱小的中国空军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