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欠债还钱,理所当然。

大家是不是觉得,

只要打了欠条,

都写清楚了,

就万事大吉?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起案件,

也和欠钱有关,

但是这事情发生的前后

却多少让人感到有些蹊跷。

以案释法|真能想出来!趁欠债人进戒毒所,西宁一男子伪造“欠条”找其家人“还债”

2018年6月的一天,西宁市城中区的张某来到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南川西路派出所,报警称自己的一万块钱被别人给骗走了。经过几个月的追查,骗钱的张某最终被警方抓获了。那么这起诈骗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受害人张某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将一万块钱交给了嫌疑人张某呢?

今年的六月份,受害人张某来到派出所报警,接警后,民警们了解到,这起案件的主要原因来自一张欠条。张某称他儿子张某,因为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人现在就在多巴强戒所 ,但他儿子有个朋友拿着一张他儿子给他写的欠条,跟他联系上之后 ,说明欠条的内容, 说他儿子欠了嫌疑人张某的1万块钱。受害人看到欠条之后,也没有考虑太多,就把一万元钱还给了嫌疑人张某。

但是后期他受害人到多巴强戒所去探视他儿子的时候 ,跟他儿子说了这件事,他儿子说他没有欠张某的钱 ,并且说他并不认识这个人。

以案释法|真能想出来!趁欠债人进戒毒所,西宁一男子伪造“欠条”找其家人“还债”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

这个张某到底是什么人?

他手中的那张欠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以案释法|真能想出来!趁欠债人进戒毒所,西宁一男子伪造“欠条”找其家人“还债”

立案之后,民警通过几个月的工作, 在2018年的10月 ,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 据嫌疑人张某交代,自己和在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的张某是朋友,而且还是老乡,并不像戒毒的张某所说的不认识,而且在张某戒毒前,也确定借过嫌疑人张某的钱。但是没有借这么多, 也就借了一两千块钱 。后面他得知张某被公安机关抓了,他想他自己的钱再也要不上了 ,之后他想了个办法 ,就是模仿张某的笔迹, 写一个假的欠条。

按照嫌疑人张某的说法,他当时借给戒毒的张某两千块钱,而且对方答应还钱时另外多给一千元钱作为利息。一听这样,嫌疑人张某就答应了。但是没想到,等他给对方借完钱不久,对方就被警方打击处理了。担心自己的钱要不回来,随后,嫌疑人张某就联系到了戒毒的张某的父亲。张某被抓进看守所之后, 他的有些朋友也是拿着欠条跟张某的父亲要过这个钱,他后期核实也都是真的 ,所以犯罪嫌疑人拿这个欠条过去的时候 ,张某的父亲信以为真 。还有借条上他写的笔迹也像他儿子的笔迹,所以他当时也没有怀疑当场就微信转了1万块钱。

看来,

受害人张某的疏忽大意,

还是来自于自己的儿子。

由于当时嫌疑人张某,为了能够从受害人手中顺利骗到钱,所以在伪造欠条的时候,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写在了欠条上,警方按照这一线索很快确定了嫌疑人张某的身份信息。

但是到了抓捕的时候,民警却一直找不到嫌疑人。在调查中民警了解到,嫌疑人张某,去了贵德县和西海镇打工,而且不定期的往返于这两个地方。几个月后,派出所的民警在对辖区进行入户登记的时候,发现了回到西宁没几天的嫌疑人张某。

当民警问及嫌疑人张某

为什么骗取受害人一万元钱的时候,

他的答案让民警们哭笑不得。

西宁市公安局南川西路派出所 民警:

他当时写借条的时候 ,他也本来就想写个两三千块钱 ,但是他想着他们这个圈子里都是老乡写的太少的话, 大家一是会说是看不起他;二是受害人的家属可能不相信有这回事。犯罪嫌疑人拿到钱之后可能也没过两天 ,他这个钱就也花完了 ,包括还贷款这些。嫌疑人张某被抓获之后,他的家人也是积极配合警方工作,将骗取的一万元钱还给了受害人。 就是在这一方面 ,比如说是有一个积极,等于还他的诈骗的钱的这一块对他的量刑。这一方面,就说是从轻考虑,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是积极的也减少了损失, 在定罪量刑方面 ,他是法院到时候判刑的时候, 肯定会有减少或者减轻的情节。

以案释法|真能想出来!趁欠债人进戒毒所,西宁一男子伪造“欠条”找其家人“还债”

法条链接

以案释法|真能想出来!趁欠债人进戒毒所,西宁一男子伪造“欠条”找其家人“还债”

以案释法|真能想出来!趁欠债人进戒毒所,西宁一男子伪造“欠条”找其家人“还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终,嫌疑人张某被警方抓获,而受害人也拿回了自己被骗的钱财。这场骗局可以说起因是由于受害人的儿子引起,因为其平时由于吸毒需要大量的钱财购买毒品,在没有钱的时候,就四处借债,最后却被他人所骗,让家人因为他的过错受到了不必要的伤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