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的人热闹一世之后,死了,就死了。有的人寂寞一生之后,死了,便成为了丰碑。

现在,专业、业余的圈子写历史,大多沿袭传统官修历史体裁完成。编年、纪传体之外,当然也有不少人沿袭纪事本末体。

历史重要事件、人物按年月的顺序,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

财政喂养着,好整以暇嫁接史料,倒腾数据。这般四平八稳着去写历史,作文安全,成文便捷,事半功倍且利于扬名立万。

所以,很难得有人能够沉下心来,基于理性,逻辑,愿意去独立思考,独辟蹊径去写出综合分析、考察、推演诸多史料后的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高华先生,是现代以独立思考书写历史的佼佼者。

高华先生于2011年12月26日去世,弹指,七年。

七年间灯红酒绿依旧,大大小小明星们桃色新闻此起彼伏,各色专家们嘴上火车飞驰,沧海早已桑田。

于是,在2018年12月26日,写篇文章纪念一下高华吧。

前段时间,杨锦麟先生在转发我的几篇历史文章后,再三留言做学问一定要先珍重。我知道他和高华生前曾经多有交往,高华去世之后,他尤其唏嘘:

我曾经专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访过高华,很有自己坚持的一位学者,为做学问折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他似乎对很多专注写作历史的朋友都有如此暖意的提醒。然而,我认同高华先生的历史思想,却不太认同高华先生早逝就是一出悲剧。

前些年我还在南高原一个偏僻的农村忙于俗务。偶然,我抽空阅读高华先生的《站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革命时代》等文著。尤其在精读《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后,当天晚上,我失眠了。

那天,我忽然想起,真实的历史本来犹如一幕恢弘的活剧,本该精彩、鲜活、惊心动魄。历史真的应该有新的书写方式。

近现代,中国历史自鸦片战争之后已经不再孤立,完全融入世界历史。

我个人比较专注战史。由那时到现在,中国早期以国共革命为主线的民族独立革命史,以及抗战、朝战、越战、冷战——因为这些历史大多有各种国际、国内的类别、款式各异的政治博弈间插。

所以,能够认真去写作和阅读这段非常特殊的历史,确实是非常有趣和非常容易活跃脑子的事情。

真的历史,应该基于理性和客观的根本,同时,具有极强逻辑性和系统性。

这点上,高华先生《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堪为标本。

由国际到国内,由抗战到延安,高华先生以客观、理性姿态,以平和、朴素的笔调,全面勾画了延安整风前后因果。《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一反传统文史写法,深入浅出的侃侃而谈,使得这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犹如一部精彩小说。

此小说,非彼小说。

挖掘和展开历史,理性和客观是作者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

然而,理性和客观之外,因为目前很多资料尚未解密,零星的不同视角的碎片资料也局限了历史研读者们在深度、广度以及方向上去更进一步靠近历史。

于此,受历史系统性短板影响,每一个沉浸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作者或者研读历史的高人,其实都没有说自己书写的历史,就是百分之百真实的资格。

这时,只能依靠逻辑性,尽量收集更多的史料,不断比较、推演、拼凑着,小心翼翼争取更靠近一步真实的历史。

很显然,高华先生是这样书写历史的先驱者。

这种探索历史之妙感,一旦体会,以往很多困惑的历史难题几乎迎刃而解,书写与阅读时,愉悦无法言喻。

于是,灵感源源不断,往往可以身临其境去书写自己理解的、认知的历史。

几篇文章读完,融会贯通后,高华先生便隔空教会我了这点。

我撰写战史、军史为主,尽量收集相关史料之外,为以逻辑性去弥补系统性的缺憾,我尽量去学习军事、战争的专业知识,去学习和军事、战争相关联的各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常识。

战史、军史不像口碑相传神秘莫测的政治、内幕和权力斗争等历史。

战场、地图、地貌、参战双方兵力、人数、将领阅历、性格,以及此战争与彼战争关联等等,都是无法锁进保险柜的客观的东西。

有了逻辑支撑,一点一开,历史事件立体再现,精彩纷呈。

高华先生以逻辑弥补系统缺憾的客观、理性研究、书写历史的方式,确实给了后人们在重新认知历史上,提供了效率极高的思路。

我认为我是受益者之一。

这样去书写历史的前驱者高华先生对他研读的历史自然高屋建瓴,灵感不断。他在生前以勤奋、高产闻名史学界。他的文著让很多专业、业余的历史作者、研读者们为之耳目一新,至今璀璨。

在历史研究、创作日趋佳境之时,高华先生黯然去世也让人们思念、惋惜至今。

不过,谁也无法低估高华先生以独立思考去书写的自己视觉的历史,在现在和未来,对我们认知、理解历史的影响。

高华先生在生前一度贫寒却坚守著述,其情其景,七年以后一旦回望,确实让人伤感。为此,杨锦麟先生回忆旧友,对高华先生极为推崇:

(高华先生)不齿与谄媚逢迎者为伍的风骨令人尊敬

此外,我更认可我的网络朋友,也是高华先生生前好友张鸣先生对高华先生的评价:

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橡树,2018年12月26日于川滇南高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