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有一座南宋古墓,坟头上长着一棵棉丝树,只要一出太阳,这棵树就会下雨。而下雨的面积只有树冠覆盖的一平方米左右的坟头上,其他地方一个雨点都没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是自然现象,还是古墓里藏着什么机关?

一座南宋古墓,坟头上有棵树,一出太阳就“下雨”,专家给出答案这座古墓的主人是南宋丞相虞允文,著名的抗金将领。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犯,虞允文收集长江沿线散兵,大败金兵于采石。金兵移扬州,虞允文又赴镇江阻截,迫使金兵北撤。乾道八年(1172年),虞允文任左丞相兼枢密使,镇抚四川以图光复大业,上命其再度赴四川总理军政事务。到任后,他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以图光复中原,最终积劳成疾,于淳熙元年(1174年)六月十八日卒于任上。

一座南宋古墓,坟头上有棵树,一出太阳就“下雨”,专家给出答案虞允文一死,宋孝宗便失去了收复中原的信心,但虞允文收复山河的壮举却千载流传。毛主席读《宋史·虞允文传》时赞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一座南宋古墓,坟头上有棵树,一出太阳就“下雨”,专家给出答案虞允文死后,葬在四川省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的玉屏山,宋孝宗指派村中宋氏家庭为虞允文守墓,赐20亩土地,一不抓丁,二不完税,只把虞允文墓看好就行。

据守墓人宋克成说,传到他这里,其家族已为虞允文守墓800年。宋克成长辈告诉他,虞允文并不是史书中记载的病死成都,而是遭奸臣陷害,被宋孝宗处死的。后来宋孝宗知道错杀了忠臣,于是在虞允文家乡仁寿选地厚葬。因虞允文首级已被传示丢了,孝宗便命人打造一颗金头随尸身埋葬。为防止盗墓,宋孝宗传旨修了48座坟,但只有一座是虞允文墓,其他都是假墓。

据仁寿县文管部门负责人介绍,宋家世代为虞允文守墓史料有记载。虞允文墓已有800多年历史,其间并无其他人守墓之说,可以认为这800多年都是宋家守墓。

一座南宋古墓,坟头上有棵树,一出太阳就“下雨”,专家给出答案

宋家恪守祖训,为虞允文守墓,忠诚不二。宋克成今年已经85岁了,守墓的任务传到他手上,没有任何报酬,完全是义务。可他丝毫不敢懈怠,69年如一日地看护墓地。

因传说虞允文墓中有金头,还有宋孝宗御赐宝物,盗墓贼便打上了主意。如果能盗得虞允文的金头,那可就发了大财了。1999年5月7日夜里,一伙盗墓贼来盗虞允文墓,几个人上了坟头,拿着铁锨刚一挖,坟头上突然冒出一溜火光,发出一声巨响。几个盗墓贼吓坏了,以为虞允文显灵了,撒腿就跑。有5个人吓得腿肚子转了筋,跑不动,被随后赶到了村民抓住,扭送到了派出所。

一座南宋古墓,坟头上有棵树,一出太阳就“下雨”,专家给出答案后来盗墓贼才知道,坟头上的一溜火光和一声巨响,是宋克成打的一火铳。盗墓贼一来,宋克成就发现了,他趴在坟下边,见盗墓贼挖坟,就向坟头开了一枪,把盗墓贼吓跑了。

一座南宋古墓,坟头上有棵树,一出太阳就“下雨”,专家给出答案宋克成说,那把火铳是上世纪80年代文物部门配发的,就为对付盗墓贼的。如今那杆火铳已锈得不能用了,但宋克成还是保存着。

今年3月29日,宋克成把祖传长刀传到小儿子宋建彬手里,宋建彬成了虞允文新一代守墓人。宋克成和宋建彬都证实,虞允文坟头上的棉丝树确实晴天会下雨,是不是墓里有什么机关,他们也不知道。

一座南宋古墓,坟头上有棵树,一出太阳就“下雨”,专家给出答案

这个问题,有关专家给出了答案。经过实地考察,专家在树上发现了一种叫作朴巢沫蝉的昆虫。朴巢沫蝉个头很小,只有一个米粒那么大,但树量很多,它们依靠取食植物的汁液生存,并且会迅速地将体内不需要的水分和糖分排出体外。太阳一出来,朴巢沫蝉开始在树上活动,体液不断排出,树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只有虞允文坟头下雨,而其他地方不下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