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马路中央积水中可能存在其他危险,如遇旋涡应绕行,否则会落入窨井中。6、水灾受伤人员救助方法。

五、水灾

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一般所指的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水灾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1、发生水灾危险区域

(1)危房里及危房周围。

(2)危墙及高墙旁。

(3)洪水淹没的下水道。

(4)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窨井。

(5)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

(6)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7)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

(8)行洪区、围垦区。

(9)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

(10)电线杆、高压线塔下。

2、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方法

(1)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

(2)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

(3)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

3、暴雨时马路两侧最危险

(1)因低洼的地形,马路两侧是最易存水的地方,在积水中不易辨别情况。

(2)两侧埋有下水管线及其他管道,当窨井的盖子丢失时,一旦贸然踏入,就会伤及自身。

(3)马路中央积水中可能存在其他危险,如遇旋涡应绕行,否则会落入窨井中。

4、洪水袭来自救方法

(1)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

(2)身处危房时,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

(3)除非在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

(4)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品。利用通讯设施联系救援。可利用眼镜片、镜子在阳光照射下的反光发出求救信号。

(5)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

(6)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救援信号。

5、被洪水围困在建筑物上自救方法

(1)被困时,要注意房屋是否有经过洪水浸泡而坍塌的可能。如可能坍塌,马上向安全处转移。

(2)发生饥饿口渴时,要挑选水性好、身体健康的青壮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及洁净的饮水。

(3)保管好通讯工具,及时与救援部门联系,以取得帮助。

(4)利用燃火、放烟、呼喊及挥动鲜艳衣物等求救方法,以便让搜救人员发现,得到救助。

6、水灾受伤人员救助方法

对于因呛水或泥石流、房屋倒塌等导致的受伤人员,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污水。对昏迷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医院急救。

六、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

1、雷避雷措施

(1)注意关闭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切勿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七、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症状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中毒救助方法

发生中毒或者误食化学品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同时,要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八、甲型HINI流感预防方法

(1)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均衡饮食、合理营养,做好防寒保暖等个人防护,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勤洗手,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食用猪肉或猪产品只要烧熟,不会感染猪流感。

(3)增强个人防范意识,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4)养殖、销售、屠宰等密切接触禽类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穿防护衣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