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多人的利益,为了让这些莫名其妙有优越感的“熊家长”、“熊孩子”们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多么的荒谬可耻,物理君认为这几点会挺有用的:。这样对于小孩家教的质疑似乎也得到了印证,那名戴口罩的女士疑似是男孩家长,面对小孩过分的举动,她半句对不起都没有,只是不停地强调说他是个小孩:“小孩你不要管他,你忙你的。

熊孩子的事儿咱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每次谈到熊孩子的熊事儿,都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孩子只是个孩子,他可能不懂事,但是熊孩子的背后必然是有枉为人的熊家长,作为家长你这么大个人了一点道理一点责任心一点道德感都没有,你可真是搞笑。

5月8日,在北京五棵松言几又书店,上演了这样的一幕——

戳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孩身高和工作人员差不多,可见并不是什么两三岁无知的小孩,但他却能如此颐指气使地伸出手指指着工作人员破口大骂:“信不信我抽你?!”

若非工作人员忍气吞声不予理睬,或者若非戴口罩的女人拉着,我十分相信这熊孩子接下来肯定会不吝动手的。

视频的拍摄者说,孩子在书店与外教学习近两小时,一直在很大声地念,在安静的书店里显得尤其的突出。而工作人员的提醒也不过是礼貌且善意的,她说:“我怕您影响别人看书了。”

而这样温柔善意的行为却让这小孩蹬鼻子上脸:“他们看什么书啊!他们有什么书可看的!没人管我就你管我!信不信我抽你投诉你!”

“信不信我抽你?!”

这句话总让我很有画面感,感觉是个中年人冲着小孩说的。这让我不免猜测,是不是这熊孩子的家长经常这样做。不管是对这小孩,或是对其他陌生人。

这样对于小孩家教的质疑似乎也得到了印证,那名戴口罩的女士疑似是男孩家长,面对小孩过分的举动,她半句对不起都没有,只是不停地强调说他是个小孩:“小孩你不要管他,你忙你的。”

“不要管他,你忙你的”

感觉这句话的使用环境是这样的:

你的某个朋友喝醉了,于是在空旷无人的广场上挥舞自己的领带忘我地舞蹈,偶有路人偷笑路过,你对路人说“他喝醉了,你们走你们的不用管他”

或者是在精神病院,你看到一个病人蹲在墙角仔细地看着小蚂蚁们,这时他的主治医师会对你说:“他就喜欢这样,你不用管他,你忙你的去吧”

然而荒谬的是,这是个智力正常意识清醒的男生,甚至在认识的眼中,也许是个“热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孩子”。

这可真是荒谬。

也难怪这事儿会让网友们感到异常愤怒:

最后,书店工作人员表示:“她(工作人员)心态很好,她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公司)要表扬,要发公告出来,还要奖励。”

尽管如此,我也还是会觉得心疼这姑娘。谁不是父母掌心捧着的宝贝?她是工作人员,是服务行业,但这不代表她低人一等,不代表你就有什么权利践踏他人自尊!更何况你如此无视公共场合的秩序,如此没有任何社会公德!

在爱尔兰一家咖啡店,店主规定:为维护员工和其他顾客的权益,将对吵闹的小孩多收取15%的费用,若增加一名熊孩子,再收10%的费用,若携带4名吵闹的熊孩子,整家人都要离开咖啡店。

为了更多人的利益,为了让这些莫名其妙有优越感的“熊家长”、“熊孩子”们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多么的荒谬可耻,物理君认为这几点会挺有用的:

1、管好自己,管好自己家孩子。做这样的事儿挺丢脸的,希望你有廉耻之心;

2、当遇见这样的事情的时候,站出来伸出你的援助之手。例如五一期间在高铁上辱骂列车员的那个女人,她家小孩都知道拦着她,说:“都是这样的啊,大家都要检票的!”然而她却说:“小孩子别插嘴!”如果乘客们可以站出来几个为列车员挺挺腰多好呢?工作人员碍于工作的原因不能做任何反抗,但是其他人可以稍微帮助一下,当然一定要理性冷静地帮忙,千万不要把事情弄得更糟。

3、相关部门或相关单位能做出像前文提到的咖啡店店主的举动,出台一些办法来保护其他顾客和自家员工的利益。

面对不知耻无公德心的小孩和家长,

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欢迎留言与物理君讨论!

嗨,你还在看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