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萧山机场吞吐旅客量达到了3557万人次。每天头顶轰隆飞过的几百架飞机中,有一大半都是前往国内外旅行的背包客。跟着去的有一类行踪不定却喋喋不休的人,一般定义为“导游”。

  旅客们整理着包裹,一边用欣羡的目光瞅着坐前排的导游,“做导游可真好,每天免费到处玩”、“动动嘴皮子就有钱拿”、“光是一次代购的回扣就拿十几万”…

  前排的导游撇撇嘴,事实如此吗?

  我们采访了几位导游朋友,听听他们会和我们聊些什么。

  NO.1

  不愿透露姓名的郑佳乔先生

  因为长期做欧洲领队兼地接,即使回国也要倒一下时差,不然整个人都像傻了一样,和女朋友很久才能见一次,对女朋友我真的感到非常愧疚,我也只能经常买些国外的礼物回来给她,哄她开心,她也非常懂事,我不在的日子,她就去找别的男生玩了,一点也不给我添麻烦,当然玩着玩着她就变成了别人的女朋友。

  我们现在已经分手半年多了,给她买的iPhoneX分期我还没有还完……

  刚开始跑欧洲的时候,有些朋友叫我帮忙带点化妆品、口红什么的小东西,我都帮忙带了。后来他们给我了一些辛苦钱,跑腿费,我慢慢发现能代购赚些钱,于是就开始了漫漫代购路。帮忙带的多了我就熟悉了各种热门口红色号,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一个钢铁直男,色号比90%女生都清楚。掌握市场需求后,我开始囤货,我在外面带,妹妹在家里帮我打包发货,就是广告发的多,被很多朋友屏蔽了……

  △定期整理的口红现货表

  带团这么多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肤色。

  我父母皮肤都很白,我很好的继承了他们的基因,但是自从做了旅游这一行,从以前的一个小白脸,变成现在的非洲难民脸。

  我每次过年回家,那些不怎么见面的亲戚,总是一脸同情的看着我爸。

  人们都说做导游的人容易找不到对象,其实不是别人看不上我们,而是我们看了太多的人生百态,我们与看破红尘的灵隐寺大师的距离,大概就是头上这几缕青丝。

  去年还是前年,一对男女报团去海南,后来才知道女的是小三。原配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也偷偷报了同一个团,到了海南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一路吵个不停,回来后原配投诉旅行社,说旅行社随便就让小三跟他老公报团了……那难不成以后凡是男女报团都要检查结婚证吗。面对这些琐碎的世事,我还是安心做我的代购吧……

  NO.2

  漂亮的赵小姐

  经常有客户要求安排漂亮一点的导游,然后我就被计调安排上团,老娘明明是靠才华吃饭,却偏偏让人感觉在用颜值。

  我曾经觉得我们导游是社会角色中最博学的职业之一,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但真正上岗后,发现其实是最不受人尊重的职业之一。总有游客觉得“我花了钱来旅游,我想让导游怎样都行。”我一个女孩子经常要一边忍着姨妈疼一边帮客人搬行李,我也想不做这些额外的附加服务,但是没办法,人家是客户爸爸。

  有一次带团去嵊泗,一个肥肥的秃头男,每天醉醺醺的样子,一个酒糟鼻天天红红的,从第一天签合同开始就色眯眯看着我……这天秃头男晚上行程结束后非得要喝酒,无奈酒店附近没有餐厅,酒店的餐厅也都下班了,我只好和酒店沟通帮忙开下厨房的门,买了几瓶酒让服务员帮忙送到客人的房间里。我以为这就算完了,回到房间只想趴在床上睡觉,手机不停地响,又是秃头男打来的,说房间有问题非要我过去看看,我一到房间就看到秃头男一丝不挂,笔记本电脑放着岛国动作片,秃头男指着桌上放着的一叠钱,“今晚陪我喝几杯酒,这就是你的了”我一气之下摔门而出,跑回自己房间。第二天送完团接到公司电话,说客人投诉我态度不好,怠慢了他们……我的行程没有酒,我却醉的像条狗……

  带团这些年下来,不时就有几个想对我图谋不轨的客人,我有时也想放弃带团,但是我得赚钱生活,只好冒着被me too的风险,顺便每月从国外背回100支Tom Ford。

  带团久了,能和爸妈坐在一起好好吃一顿饭成了一种奢望。抛开对工作的吐槽不谈,我做了这行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

  我和父母说带团很轻松的,举个旗子,拿着喇叭,无论游客是官员还是老板,行程中我说什么游客都得听,天天游山玩水,吃遍天下美食。以前父母听到我说做导游都很自豪的,见了人都说自己女儿做导游的。然后别人问起你女儿在哪里带团?杭州。再问:那你女儿有么有带你们去杭州玩?我爸我妈为了给我面子要么说我们没时间,还要挣钱呢、要么说玩了玩了,杭州可好玩了。后来时间长了,每次打电话回家,不管是我爸还是我妈,第一句话就问“今天在哪个城市?”

  每次在机场或者火车站下团,出站口总是围着熙熙攘攘的人,拖着行李箱挤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地铁站真是筋疲力尽,身边有许久没有见到的情侣拥吻,有父母接在外的游子归来。一路上能听到很久未见的朋友大声谈笑,也有被踩到脚叫骂的妇女,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

  有人觉得导游是最不畏惧孤独的,每次都能认识一群人,殊不知我们其实或许是最孤独的那群人,我知道,在那个出站口外没人等我,没人接我。

  NO.3

  资深领队施先生

  做领队两年,只能说去过一些地方,见过一些人。很多朋友说羡慕我们的工作可以到处去旅游,其实以工作的心态来旅游,哪能叫旅游,只能叫来过。无非是比较幸运能比身边其他人更早一些看看外面的世界。做服务行业都是差不多的,真正能做到不卑不亢的导游很少,会遇到各个奇奇怪怪的要求,有些导游的脾气慢慢就被磨没了,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我还是不是我自己了。不过说实话领队还是蛮锻炼人的,碰到遇见了很多人,有喜欢我的,不喜欢我的,有我喜欢的,有后来成了朋友的,这是这个工作最有价值的一个点,你能认识很多人。

  还有很多人问我做领队赚钱吗,我只能说都是辛苦钱,大家不知道我们每去一个地方就有很多功课要做,带一个团之前有很多事情需要落实准备,一整天陪着客人,安排好所有人的吃喝拉撒,极其耗费心神,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东西,有时候觉得肩上扛着的导游旗沉甸甸的,我肩负的是整个团队的责任。

  红眼航班也有很多,经常熬夜,时差也需要经常倒,有一次跑了一个月欧洲,回来整个人都是懵的,每天凌晨4-5点才能入睡,你没法想象当你美好的一天开始的时候,而我才刚刚进入梦乡,你问我会不会因为太辛苦后悔做这行,我肯定和你说不后悔,年轻的辛苦不叫辛苦,但说句实话,真的累。心累有时候大过身累,最心塞的是外界很多时候不理解我们这一行,包括媒体很多报道都是比较负面的,导致我们导游领队现在挠一下痒,游客都会觉得“这货是不是在想办法坑我的钱”。

  很多朋友会说购物店买东西导游利润很大的,所有导游都是黑心的,现在我只能告诉你,我去年买了个表,被媒体黑多了就这样。那些带客人去买假货以次充好的黑导游我们也看不起。也不要把导游拿钱当有多忌讳,你去LV买个包,人家店员也有提成拿的;你去买瓶水老板也有钱赚。就看你自己喜不喜欢,你要是不喜欢人家也不会把刀架你脖子上逼着你买。

  NO.4

  导游的朋友陈先生

  我有一个导游朋友。念书的时候和我们一样,罚站,打闹,抄作业。大学的时候我们考到了不同的学校,他年的是导游专业,我念的媒体专业,我们见的次数开始变少了,但是每一次见都觉他博学了不少,他告诉我,他考导游证需要背出《导游文化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讲解与面试》四本书。叠起来有半个可乐瓶高。

  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几乎见不了了,我每天埋头在办公室码字写稿,而他每次只能在朋友圈中见到了,天天看着他晒自己在哪里哪里的照片,感觉他的生活有些令人羡慕,天天在不同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好不容易熬到假期觉得能见一面了,他又出去带团了,慢慢的就连朋友圈也见不到他了,他变成一个代购,朋友圈每天刷香水口红化妆品。

  不过现在,我慢慢的也不羡慕他那四海为家的生活了。

  我有时候和他发微信咨询一些旅游问题,他回复的语音消息能明显感到他的嗓音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磁性,逐渐沙哑了起来,或许做这行说了太多的话,大声喊客人集合喊的太多。

  他身体也越来越差,饮食不规律,吃饭吃的超快养出的胃病,长时间在大巴上坐着引发的腰病……每次难得见到他,都觉得他老了几岁。

  他告诉我,很多事情其实游客都不知道,比如旅游旺季的时候酒店不安排司陪房,导游们得在酒店大堂坐一夜;旅行社给客人漏买车票,导游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给客人坐,自己站十几个小时到目的地。他和我说的事情还有很多,都让我有些心疼。

  希望所有导游能被温柔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