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之一,深圳作为全球无人机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完整、全球影响力大,被誉为“世界无人机之都”。目前,深圳市场无人机产品质量如何?5月10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深圳市无人机产品质量比对结果发布会。相关结果表明,深圳无人机品牌质量优于国内乃至国外知名品牌,其中大疆、深圳飞米机器人(小米)在产品质量综合评分上居于前列。

大疆、飞米产品质量居前列!2018年度无人机质量比对结果在深发布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处处长崔红兵介绍,开展2018年度无人机质量比对提升项目是深圳“城市质量提升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项目由市市场监管局委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完成,比对对象为空机重量不超过 4 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 7 千克的微轻型消费级无人机。

为什么选择微轻型消费级无人机作为比对对象?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电磁兼容实验室主任林斌表示,消费级无人机的质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数据表明,截止到2017年底,深圳市无人机生产商、无人机精密零部件提供商已达350家,消费类无人机的产量占全球70%,年交易规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比对国内外25个品牌产品,2款“深圳造”评分90以上

据悉,此次质量比对提升项目从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市场竞争力、标准化、专利、认证要求、飞行管理要求6个维度对产品进行了比对分析。共收集了6000余条品牌及价格销量信息;38项国内外无人机相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9321件无人机相关专利;北美、欧盟、中国三个地区的认证制度;224个国家和地区的无人机飞行管理要求。“我们收集和测试了大量数据,对国内外25个品牌产品进行了实物比对,用数据证明,让比对提升成果更具说服力。”林斌说。

从测评的数据看,深圳市无人机产品和行业具有突出优势。具体来说,首先在产品质量上,深圳品牌优于国内乃至国外知名品牌。综合评分80分以上的9款无人机中,有4款是深圳设计制造的产品,分别为大疆创新、深圳飞米机器人(小米)、飞马机器人、高巨创新;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的3款无人机中,有2款都是深圳制造,分别是大疆创新、深圳飞米机器人(小米),且居于前列。

在标准建设上,深圳目前有地方标准9项,以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弥补了国内民用无人机标准化领域的空白。在标准认证上,无人机深圳标准认证也在整机寿命、飞行平台性能、图传系统性能、环境适应性电池性能方面填补国内空白。而在产品市场竞争力上,通过数据分析,深圳品牌在电商平台销量前三中占据两席,而大疆创新的销量及销售额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依靠25%的电商平台销量占比获得了70%的销售额占比。

大疆、飞米产品质量居前列!2018年度无人机质量比对结果在深发布大疆、飞米产品质量居前列!2018年度无人机质量比对结果在深发布

深圳拥有较完善的无人机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在飞控系统、导航系统、图传系统、动力系统等无人机核心和关键部件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在产品性价比方面,深圳无人机产品覆盖了高中低端各系列,同时由于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量产,因而性价比更高。从避障功能、失控保护、返航精度等方面,飞行性能排名靠前均为国内品牌;而在消费级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上,深圳品牌优势明显。

大疆、飞米产品质量居前列!2018年度无人机质量比对结果在深发布大疆、飞米产品质量居前列!2018年度无人机质量比对结果在深发布

制定电气安全、电池安全等测试标准,建设无人机飞行测试基地

“通过此次项目比对,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崔红兵表示,一方面在消费级无人机电气安全、电池安全,飞行性能等方面暂未出台配套的测试标准,标准的缺失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对消费级无人机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深圳缺乏无人机公共飞行场地以及飞行测试基地,现有部分飞行场地均无法提供配套飞行性能等检测服务。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缺失,不利于深圳无人机行业的稳健发展。此外,本次实物质量比对中常规电器安全标准项目符合率偏低,主要体现在低档的无人机产品,说明中低端产品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为继续保持深圳无人机产业优势,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以标准引领提升无人机产品质量。一是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标准联盟等单位,加快缺失标准的制定,特别是电气安全、电池安全,飞行性能等香港测试标准的制定;二是通过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制定更高的企业标准,推动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三是加强对无人机先进技术的研究探讨,更新深圳无人机相关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并向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转化。

目前,深圳市正在筹建国家无人机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推进无人机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设。该中心未来将加快完善无人机相关的电气安全、电池安全、飞行性能等测试能力的建设,寻找合适区域设立无人机飞行测试基地,从硬件建设和软件的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完善中心的检测能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针对此次检出的不符合常规电器标准项目的产品,市市场监管局将组织相关技术机构对问题产品进行“把脉问诊”,出具质量安全诊治建议书并发放给相关企业,组织专家上门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改进计划和对策措施。同时,市市场监管局还将通过风险监测,产品抽查等监管手段,加强对无人机产品及关键配件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记者】张秀娟

【作者】 张秀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