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传》中写到,列宁并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实姓名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为了纪念自己曾被流放的经历。

  1895年12月,列宁被捕入狱,在度过14个月狱中生活后,他又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3年,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生涯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

  后来列宁在他的数次斗争中都提到,“ 很感激当年的流放生涯,磨炼了他的意志,健强了他的体魄,进行了大量的写作,为他未来的斗争做好了充足准备”。当时,列宁还曾写信告诉母亲,“自己流放在舒申斯克村,这个村子环境挺好。”

  这让人不可思议:“流放”,难道不是去做苦力、去充军吗?列宁怎么还能阅读书籍,还能从事写作,还能跟母亲写信?

  “流放”这事儿,世界各国古已有之,尤以中国古代最重、最惨,也因此让我们对“流放”充满了惨烈想象。

  在中国古代,朝廷对于重刑犯,要么直接处决,要么就是发配充军。如大宋时期,帝王发布谕旨:“将此等罪犯,发配充军。”或清廷常说的:“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要让他们去边塞当兵戴罪立功。要是这样,《水浒传》中的武松、杨志等人,本来就是骁勇悍将,如果再让他们去当兵,岂不是给了他们一次横刀立马的机会?

  中国古代的流放,可不是那样的好事。在古人眼里,是宁肯自杀,也不愿被流放充军的!

  首先,说说这个流放指的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刑法,主要分为五等,分别是“苔、杖、徒、流、死。”其中的“流”,指的就是流放。

  流放在古代是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重刑,实际上比死还要悲惨。流放之地,都是极寒、极干、极偏远、极荒凉之地。这些地方难以生存就不说了,并且还是兵荒马乱、急需补充兵员的地方。犯人被流放到这里,受到身心的极大摧残。想回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除非是得到朝廷或皇帝的亲自赦免,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比如在清朝,自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就成为了重刑之人被判处流放的接收之地。

  宁古塔并没有什么塔,只不过是一个地名,位于东北边陲地区,常年冰封,人迹罕至,环境恶劣。只要是被朝廷判处流放,无论曾经是身份多么显赫的朝中大臣,还是风光无限的王公巨贾,还是生活在温柔乡中的富贵雅士,乃至普通的寻常百姓,瞬间就成了罪大恶极的罪犯,什么财产呀、功名呀、荣誉呀、家眷呀,什么都没有了,整个家族都掉入了无底深渊。

  如《红楼梦》中的各大家族,最终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缉拿的缉拿,出家的出家,流放的流放。“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抛闪”,剧中探春就因受到政治牵连而遭流放,眼见着,她流着眼泪与家人与一双儿女分离,今生她或许为奴为妓,生死全凭主人掌控,往后都不得再与曾经的大家庭任何一个相见,其悲惨无以言表。

  再者,并不是所有被流放之人都能顺利到达流放之地。

  古代是没有好的交通条件的,流放之地又多是偏远的蛮荒之地,被流放的人全凭两条腿走,并且为了防止他们半路逃跑,押送的兵丁还会给他们戴上盘头架和镣铐。

  被流放之人要是家境殷实,身上或许会稍有盘缠银两,这往往会成为半路上土匪强盗或押送兵丁“黑吃”的目标,或许在半路就将其杀掉了,兵丁可以随便找个什么“病死”的理由交差,没必要一路跟着受苦。

  还有就是流放者可能半路病死。要知道,古代的秀才们进京赶考,从云南到京城可以骑马、坐轿、乘船,没得三五月到不了京城。而那些遭流放的罪犯全凭双脚行走,他们的目的地都是边陲蛮夷之地,而且还被要求脚戴镣铐,流放之路甚至要经历个三年五载。路上还可能被豺狼虎豹吃了,真正能活下来到达流放地的少之又少。

  就算活着走到了目的地,他们同样生不如死。

  一般来说,犯人要接受劳动改造,筑路、架桥、挖矿、开发边疆,要是遇到战事,他们就得充当兵员。

  比如宋朝以后,因为边疆不稳,被流放之人经常被发配充军。为防止充军之人逃跑,官方会在其脸上进行“刺配”,就是刻上刺青,以区别于其他普通士兵。“充军”包含有打仗和流放的双重含义,充军之人在兵营中是没有任何身份和职位的,统称“发罪人为兵”,也不会因为其在兵营会做了多大贡献而改变其身份。

  要是打仗,充军者就要去上阵杀敌,直到让其战死疆场为止,这样也算为国尽力了。

  而前面所说的“ 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意思是在清代,披甲人的身份已经是属于十分低劣的了,而流放之人还要去给他们当奴隶,可见之惨。

  在清代乾隆年间因“文案”而受牵连的文人雅士,也有很多被处以流放,甚至是全家都惨遭流放,去给边塞披甲人当奴才,漂亮的女人给披甲人当老婆当妾,男子就要去做苦力。并且披甲人还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这些曾经的官人文人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居然沦落到这地步,还会有对生活有希望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