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虎扑女神评选大赛又落下了帷幕,经过层层比拼,佟丽娅最终力压群芳喜提第三届“步行街女神大赛”冠军,而高圆圆也凭借着三年亚军吸引了众多虎扑直男的目光。除了这一年度大赛,虎扑还设有日常女神评选活动“秋名山论美”栏目,目前得分最高的关之琳达到了9.773分,欧美榜最高的奥黛丽赫本也获9.672分。

  而在海的那一边,ORICON STYLE举办的“最想成为恋人的女性有名人榜”中,新垣结衣已经连续两年当选获得第一名,不少宅男们也犯了愁:新垣结衣和石原里美,选谁做老婆比较好呢?

  相关活动的举办与话题讨论带来的热度提升,让“直男审美”这个看起来形象似乎不是很正面的概念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开始好奇:直男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你究竟喜欢我哪一点

  “你究竟喜欢我哪一点?”无数女生都问过这个灵魂问题,也有不少男生脱口而出:“每一点!”

  慢着!在相信这甜(fu)蜜(yan)的答案之前,也许可以先看看大多数直男真正看重的是什么。

  要分析直男看重什么,也就是他们眼中女性的吸引力,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征婚广告。相比于最终的婚姻,征婚广告可以更加直白地表现征婚者的择偶偏好,也就是说,征婚广告中的那些择偶标准很可能就是他们心目中理想对象的形象。

2018年8月11日,广州某歌舞厅,人们相亲不列学历存款,用购物清单“介绍”自己 / 视觉中国

  有研究者搜集了英国某报纸上445份由男性发布的征婚广告,并对广告中的配偶标准进行了分析,女性的特征符合越多男性的择偶标准,就证明具有这个特征的女性在直男眼中的吸引力越高。

  结果发现,最显而易见的特征就是年龄:20-30岁的女性的吸引力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27-28岁的女性吸引力最大,但当女性的年龄超过30岁时,其吸引力就开始呈断崖式下跌。

2018年,51岁的周慧敏在滤镜下依然如青春少女,在新闻摄影师的镜头下终于有点像个30岁的人了/微博 视觉中国

  这样的结论并不仅限于西方,有人对中国《申报》创刊77年来所有的征婚广告进行了同样的研究,将择偶标准分为“年龄”、“品行”、“相貌”、“学历”、“家境”等8项,结果发现在由男性发布的征婚广告中,“年龄”这一标准的提及率最高,超过一半的男性都对自己配偶的年龄提出了要求。

  虽然《申报》1949年就已停刊,但这样的偏好很可能是一以贯之的,一份2017年的调查同样证实了这一点。随着社会发展,婚恋交友网站开始大量出现,人们不再在报纸上发布征婚广告,转而选择利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爱情。

  由于网站交友门槛低,受众广,而且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因此女性的点击率可以视为判断女性吸引力的指标,点击率越高,表示有更多的男性对女性感兴趣,也就是女性的吸引力越大。

2009年12月13日,北京,某婚恋网站主办的相亲比赛现场。台下的百名“魅力男性”评委对女选手的才艺表演进行打分 / 视觉中国

  而结果同样显示,影响女性点击率的首要因素是年龄。可见,不论古今中外,男性对于女性的年龄都是相当重视的。

  除了年龄之外,男性最看重的可能就是外貌了,这也体现在了征婚广告的择偶标准中。从民国时期文绉绉的“面容姣好”到现在直白粗暴的“肤白貌美”,直男对于外貌的追求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

  而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一份囊括了韩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跨文化研究显示,无论男女都会有“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人们会偏向于认为漂亮的人比不漂亮的人更友好、更快乐、更具有适应性。

2014年3月26日,韩国首尔,地铁站内充斥着大量的整容广告。韩国人对漂亮脸蛋的追求人尽皆知 / 视觉中国

  如果让男性评价女性写的作文,质量相同时漂亮的女性的作文往往能得到更高分;而如果让男性模拟法官对女罪犯进行判决,漂亮的盗窃犯被判刑的平均年数只有对照组的一半,果然颜值就是正义呢。

  怎样才算有吸引力

  既然直男都看重年龄和外貌,那什么样的年龄和外貌是最有吸引力的呢?

  年龄不用多说,美貌则可能是多方面的。

  最早提出的判断标准之一是腰臀比,也就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有研究者总结了1955至1990年间《花花公子》的“C位模特”和1923至1989年间美国小姐冠军这两类被看做是直男认为有吸引力的女性的代表,发现她们的腰臀比都处于0.68-0.71之间,都十分接近0.7。

研究者还对不同年龄(18-85岁均有涉及)、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经济水平的男性进行测试,发现无论胖瘦,腰臀比为0.7的女性都被认为吸引力是最大的 / 文献

  而且这一发现也许不仅仅适用于美国直男的审美,在中国同样适用。根据一份网络上流传的中国女明星三围数据表可以直接算出各位女明星的腰臀比,而大部分女明星的腰臀比都在这一范围。

  例如不少直男心目中的性感女神柳岩的腰臀比是0.685,而另一位让无数少年爱到腿软的梦中情人林志玲的腰臀比虽然略低,但也达到了0.671,非常接近这一区间。

  然而,也有后续研究发现,在一些跨文化研究中并不能重复直男对于腰臀比的这一偏好,因此人们又引入了BMI指数这一概念。

  BMI指数也就是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相比于腰臀比关注局部身材,BMI指数可以更加直接地反应一个人整体的身材状况:BMI指数越高,表示个体越肥胖。

  研究发现,大部分情况下BMI与腰臀比所反应的吸引力是协同变化的,例如BMI指数在20左右时女性的吸引力最强,超过20后便开始下降。

  依然以虎扑女神大赛为例,本次比赛八强中除了刘亦菲没有在个人资料中明确写明体重,其他女星的BMI指数均不超过18,考虑到在公开资料中“虚报身高、瞒报体重”的惯例,真实BMI指数预计也相当接近20。当然,后续研究发现,不同经济条件下的男性对于不同身材女性吸引力的评价也是不同的。

美国名媛金·卡戴珊这种腰臀比超夸张、身材也不纤瘦的类型,是很多中国直男无法接受的夸张“美女” / 视觉中国

  除了可以用BMI指数和腰臀比来表示的身材,直男当然也不会放过“看脸”的机会,与嚷嚷着“去头可食”、“吃龙虾”的gay们不同,对于直男而言,脸面毕竟还是头等大事,怠慢不得的。

  而女性面容的吸引力则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用人话说就是:要平均,要对称,还要有性别特征。前两个吸引力特征,我们在《除了朋友圈,中国哪里的姑娘最漂亮》已经提到过。

  至于性别特征,纯种直男们最爱的自然是“最像女人的面孔”——大眼睛、厚嘴唇、小鼻子、窄下巴、突出颧骨……没错,研究显示,拥有这些特征的女性确实更有吸引力,而且各个眼妆、口红、修容等品牌和一大波整形医院也表示很赞。

  其实不止是脸要有女人味,其他方面的女人味同样可以影响女生在直男心目中的形象,例如很多直男还会提到的气质与性格。

  山东省一份大学生的理想女友调查中发现,贤妻型、淑女型和萌妹型女友得分最高,日本媒体做的相关调查也显示,男性对于女友的抱怨往往在于“太女汉子”,“不够有女人味”。

  无数宅男梦寐以求的“傻白甜”,老实人毫无抵抗能力的“绿茶婊”,以及大丈夫心中的标准“贤妻良母”,总是给直男一种柔弱的、顺从的感觉。

  而且综观各类作品,似乎最受男主喜欢的总是那些楚楚可怜、激发男性保护欲的小鸟依人型的女生,不过如果你看的是往董事长身上泼红酒然后霸道总裁就会爱上我的故事,那当我没说。

  直男审美形成之谜

  虽然审美往往被看作是一个社会文化概念,但也许依然可以从生理层面得到些许解释。

  进化心理学引入了进化论的思维框架来解释人类的行为模式以及背后的心理机制,而进化论中无论是“适者生存”还是“红皇后假说”,都将遗传看作核心的一环:要在“自然选择”中存活,需要演化出有利于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的特征。

  人类作为哺乳动物,基因遗传的主要方式就是繁殖,但两性间的繁殖成本是不对称的。在一个繁殖过程中,男性往往只需要付出比精子多一点点的贡献,但是女性却需要经历怀孕、哺乳等阶段,可以说男性付出的远远小于女性。

  也正因为如此,进化心理学认为,相比于女性对于交配选择的谨慎,男性更加重视交配的机会,因为错误的选择并不会让男性损失太多,为了提高自己的适宜性,他需要与尽可能多的未怀孕的女性交配。

  这一点也反映在自然界哺乳动物身上: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一夫多妻制,由有能力的雄性保护多个雌性,这样双方的繁殖需求都能得到保障。

2016年12月27日,重庆某野生动物园。在基因上,黑猩猩与人类最为接近,但黑猩猩是杂交 / 视觉中国

  虽然目前大部分人类社会出于种种考虑实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但是限定了妻子数量之后,男性的目标同样是,乃至更加需要找到生育能力较强的女性交配。

  于是人们就推测,男性这样的审美偏好很可能代表着有对应特征的女性生育能力也较强,最直观的体现是男性对于女性的年龄偏好。

  男性最青睐的往往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女性,这也正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龄,30岁后女性流产率、畸儿率等都大幅上升,作为产妇也会有更大危险,而20岁之前的少女生育能力尚未发育完全,也不适合生育。

  腰臀比同样是一个预测指标,但它并非直接与女性的生育能力相关,而是可以有效预测女性的健康状况,例如腰臀比较低的女性罹患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等重大疾病的概率较低,而且这样的抵抗力还可以遗传给子女。

2016年11月7日,北京,某明星时尚周。低腰臀比可能意味着女性更健康 / 视觉中国

  波兰一份研究显示,对于体型较小的女性而言,BMI指数可以更好地预测其子女出生时的体重,而对于体型较大的女性,腰臀比则是更好的预测指标。

  除此之外,男性对于女性的性格与行为特质的偏好可能也不仅仅是社会文化作用的结果,同样受到进化过程的影响。

  由于生育过程主要由雌性完成,雄性则负责保护受孕的雌性以及后代。这一分工也界定了各自的职责:男性需要保护女性,对应的女性应该依附于男性、顺从男性,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人总是喜欢顺从的、柔弱的、需要保护的女性。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生育,出现了更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影响男性审美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元,独立自主、个性张扬的女生也开始受到推崇,不过现在可能还要加上一条:不喜欢喜欢吴亦凡的女生。

  参考文献:

  戴维·巴斯. (2015). 进化心理学. 商务印书馆.

  巫金根, & 黄永华. (2017). 当代青年网络择偶心理探析——来自点击率的数据. 心理研究, 10(3), 61-67.

  徐华伟, 牛盾, & 李倩. (2016). 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进化心理学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4(7), 1130-1138.

  李鸥, & 陈红. (2010). 面孔吸引力的回顾与前瞻. 心理科学进展, 18(3), 472-479.

  朱松, 董葳, 钱铭怡, 王易平, & 刘兴华. (2004). 十五年来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心理与行为研究, 2(4), 614-621.

  高雪琴. (2017). 《申报》征婚广告探析. 人文论丛, 27(01):325-337.

  山东大学生理想女友调查问卷(2014)

  Cornwell, R. E., Boothroyd, L., Burt, D. M., Feinberg, D. R., Jones, B. C., & Little, A. C., et al. (2004). Concordant preferences for opposite-sex signals? human pheromones and facial characteristics. Proc Biol Sci, 271(1539), 635-640.

  Singh, D. (1994). Is thin really beautiful and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waist-to-hip ratio (whr) and female attractiveness.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1), 123-132.

  Wedekind, C., & Füri, S. (1997). Body odour preferences in men and women: do they aim for specific mhc combinations or simply heterozygosity?. Proc Biol Sci, 264(1387), 1471-1479.

  Singh, D. (1993). Adaptive significance of female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role of waist-to-hip ratio.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5(2), 293-307.

  Gangestad, S. W., Thornhill, R., & Yeo, R. A. (1994). Facial attractiveness, developmental stability, and fluctuating asymmetry. Ethology & Sociobiology, 15(2), 73-85.

  Smith, M. J. L., Perrett, D. I., Jones, B. C., Cornwell, R. E., Moore, F. R., & Feinberg, D. R., et al. (2006). Facial appearance is a cue to oestrogen levels in women. Proc Biol Sci, 273(1583), 135-140.

  Barber, N. (1995).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sexual selection and human morphology. Ethology & Sociobiology, 16(5), 395–424.

  PawaaOwski, B., & Dunbar, R. I. (1999). Impact of market value on human mate choice decisions. Proc Biol Sci, 266(1416), 281-285.

  Scott, I., Bentley, G. R., Tovée, M. J., Ahamed, F. U., & Magid, K. (2007).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Male Preferences for Female Body Shape. The Body Beautiful. Palgrave Macmillan UK.

  作者:郑威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