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要懂得爱护和珍惜自己的容貌,懂得珍惜尊重自己的生活空间。生活不会和想象中一样美好,但也不如想象中那么糟糕。少一点怨恨、焦虑,多一点悦纳、欣喜,愿你老去时面容平和而慈祥,也愿这个世界将你温柔地拥入怀抱。

夜曲

荐读

这五种家庭,最难教出好孩子!尤其是最后一种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过: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学校影响孩子的知识水平,家庭则影响孩子的人品和情商,孩子在家庭中所感染的情绪塑造了他未来的性格和谈吐。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接受最早、影响最长的一种模式,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为了孩子,下面这5点,千万不要做!

- 01 -

夫妻不和,经常吵架

父母恩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家教。对于孩子来说,幸福不过是左手牵着爸爸,右手拉着妈妈,孩子心里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心中装着彼此。

父母感情不好,会对孩子造成童年创伤,因为孩子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最爱的人互相伤害。

即便再不堪,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口不择言地互相怒骂,更不要迫使孩子选择立场,例如不要问年龄过小的孩子“你是跟着爸爸还是跟着妈妈?”、“你觉得是爸爸的错还是妈妈的错?”。

很多大人都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的感受比大人敏感得多。这些“暴力”行为在孩子眼里都是致命的“毒药”,会在心里刻下一辈子的烙印。

好的父母会用真实细腻的爱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带着孩子手挽手散步,一起逛街游乐,窝在家耐心地辅导孩子功课,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婚姻需要两个人同舟共济、彼此扶持。只有夫妻两人通力合作,家这条船才能行驶得更稳,孩子才能抵达更幸福的彼岸。

爸爸妈妈恩爱有加,脸上总挂着幸福知足的笑,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才会学会宽容和理解,懂得爱和担当。

- 02 -

过度打击

对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的教育呈现出一种过度“攀比”的趋势:

你看看大龙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名,同样都是学习,你是怎么学的;

隔壁的李奶奶的孙女小兰这次舞蹈比赛拿了一等奖,送你去学舞蹈看看自己扭得啥样;

别的小孩学啥啥精,你一样也没少学,怎么就不如人呢;

……

父母的这种激励行为,本意只是想给孩子制造一种竞争氛围,希望孩子能以他人为榜样,学习别人的优点,超越别人,为父母争光争气。

事实上,很多孩子会因此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非但不会发愤图强,更会在心中加固一个想法:我怎么做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总有一个小孩比我优秀。

每个孩子都是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点。

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节奏,为人父母无须看到别的花早早的怒放,无端端做出“揠苗助长”的昏招。

花有千百态,花开不同时。聪明的家长会成为孩子的伯乐,而非孩子人生的点评师。

- 03 -

不孝敬父母

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户人家有三个人,也是三代人。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你爷爷年老体弱,活在世上毫无用处,不如抛弃于深山算了。”

半夜,父子俩用一箩筐抬着老人到了溪边,正准备往下抛时,儿子说:“爸爸,我们只要把人掷掉就可以了,何必把这箩筐也丢了呢?”

父亲生气地说:“你这小子懂什么?连人都不要了,还要这破箩筐干什么?”

儿子说:“若把这箩筐也掷了,将来我和我的儿子用什么把你抬到这里来呢?”

父亲闻之大为惊愕,尤如当头棒喝,大梦初醒!于是速速命儿子把老人抬回家中,好好瞻养,再也不敢有不孝之举了。

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看在眼里,一举一动都会去模仿。

年轻时种下的因,老年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尚且做不到孝敬,又怎会让自己的孩子诚服!不尊重父母的人,本事再大,德行也难以服众。

孝敬长辈既是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也是为自己的晚年留一条退路。

- 04 -

缺乏口德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孩子的眼里,世界是单纯的,没有勾心斗角,不必戴着面具虚伪地活着。

孩子不懂什么是圆滑善变,父母茶余饭后的谈资,精于世故的小聪明,孩子尽收眼底,你教给孩子的狡猾刁钻,终将毁灭孩子的天真和真诚。

在你贬低其他人的时候,其实你也在影响孩子的口德和人格。一个嘴巴不好,说话难听的人,永远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孩子脾气暴躁,言行粗鄙,根源往往在父母。所以,为了孩子,何不知人不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苛尽,留些肚量?

- 05 -

过度溺爱孩子

处处为孩子着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长溺爱孩子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殊不知,这种行为正一步步将孩子推向了悬崖边缘。

你对孩子无条件的宠爱,久而久之就成了理所当然,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表面上是一种满足和富养,实则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空洞与贫瘠。

极端一点的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骄纵跋扈、唯我独尊、不尊重他人,甚至成为“妈宝男”、“啃老族”。

这些在年幼时被惯出来的毛病,往往会让孩子在以后吃到苦果。你宠溺孩子,这个世界不会宠溺他,你不管教孩子,总会人替你好好管教。

成为孩子的“仆人”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能捧着他一辈子,舍不得让他吃眼前的苦,以后的人生只会更苦!过度溺爱孩子,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就要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保持人格独立,毕竟有些苦难还需孩子亲自去品尝。

记住只有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担当,勇敢地抗击生活的风风雨雨,未来他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更加坦荡、也更加从容。

- 06 -

树苗越小越好修,孩子越小越好管。每个人来到世界的途径都是一样的,但后天的修养却是大不相同,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毋庸置疑,父母的品行,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

孩子闯祸,别总想着是老师教导不严,父母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不经意的平常举动,早已深深留在了孩子的脑海里。

好的家风,不是教科书,也不是课堂,更不是父母手中挥舞的棍棒,它看不见,却渗透得无处不在。

每个孩子就像一幅空白的画纸,孩子的一生是否精彩,需要父母的用心描绘。

愿你谨记以上5点,用心陪伴,用爱浇灌,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

作者:一本叔,公众号:一星期一本书(ID:yer808)。

一星期一本书,再忙也不忘记充电。

微生活

久坐的人注意了!你的腰椎正在承受400斤负荷

生活中,每个人都与“坐”脱不了干系,上班坐、地铁坐、开车坐……然而这个你每天都在做的动作,正悄悄伤害着你。数据显示,8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痛,这都是由不正确坐姿导致的。改变就从现在开始,学习正确坐姿,护好腰椎↓(生命时报)

做饭1小时=吸2包烟!炒菜时戴个口罩

英国研究证实,在通风差的厨房做饭1小时,相当于吸2包烟。厨房油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强致癌物苯并芘,强烈刺激鼻、眼、喉,甚至增加肺癌风险。油烟还会影响皮肤呼吸,使皮肤变差。因此,除了开抽油烟机、及时洗手洗脸、降低油温外,炒菜时最好戴个口罩,以减少油烟吸入。(生命时报)

别急着躺下!饭后20分钟再午睡

午睡可以消除疲劳,为身体“充电”,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①午饭后不可立即睡觉,最好20分钟后再睡。②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实际睡眠时间达到十几分钟即可,最长不要超过一小时。③午睡最好到床上休息,采取右侧卧位。快看看平时自己是不是都睡了个假午觉~ (生命时报)

食视频

白灼秋葵!保持原汁原味更保留营养!

播放/span>

今日美食——白灼秋葵

秋葵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功效颇多营养丰富,白灼的做法能充分保留它的营养,一起看看吧!(上班族的便当)

编辑/谭悦

/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