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泸西人,走组团拾菌了,再不去就只能等明年了!

每到菌季,泸西人就不淡定了

这是个美食与生命抗衡的季节

干巴菌、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

奶浆菌、鸡枞等等

只要菌子一上市

多少点都要买来尝尝鲜

向美食的恶势力低头

也有人表示

上山“捡菌”才是正经事

泡上一杯浓茶

带上一包干粮

披上一件蓑衣

背着小框框山上捡菌

简直高兴得飞起

而不想亲自捡菌的伙伴们

有时间也会去饭馆里

点上一盘爆炒新鲜菌子

抹着鼻涕泡也要吃个够

说起野生菌,泸西的品种还是蛮多的

据说泸西人都认识这些野生菌

1.  鸡枞

鸡枞比其他菌子贵

雷雨过后是鸡枞冒土而出的好时机

无论是煎炒,还是炖煮,或者是炸鸡枞油

都是让人垂涎三尺

2.  干巴菌

干巴菌长相清奇

大大的一朵,像是绣球花

但加工起来简直让人脑壳疼

比较有嚼劲,而且越嚼越香

市面价格400-600元都不奇怪

3.  青头菌

青头菌是泸西最常见的菌子

比其他菌子吃着安全

在伞盖还是骨朵形状没有完全打开时

香气最浓,价格也比打开的更贵一些

吃起来清甜可口

4  牛肝菌

胖嘟嘟的牛肝菌是泸西人比较喜爱的菌子

个头大,味道好

三两个就能切出一盘菜来

5.  见手青

见手青是牛肝菌中的一种

只要被碰到就会呈现青黑色

味道鲜美

6.  奶浆菌

通常颜色比较鲜艳的菌类都是很危险的

但是奶浆菌却没有毒

只要破损、断口的地方

都会冒出奶浆一样的汁液

炒、煮、蒸俱佳

吃起来脆脆甜甜的

7.  杀猪菌(扫把菌

这种菌子既像铁扫帚,也像珊瑚

不过泸西人却起了个比较特别的名字

虽然“须须”很多,却很好清洗

做起来非常方便

跟烟熏肉、腊肉炒在一起简直不能再好吃了

9.  鸡油菌

鸡油菌长得像黄色的小喇叭花

肉非常厚,闻起来很香

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

跟土鸡煲在一起,能够充分吸收鸡汤的香浓

10.  松毛菌(腊菇)

蜡菇是学名,这个菌类品种繁多

黄色较多见,紫色红色较少见

味道和烹饪水准关系很大

要是遇上大厨级别的

可以让干柴的口感变得有嚼劲、入味

11.  谷黄菌

顾名思义,稻谷收成的时节大量出土

谷黄菌大多生长在泸西东山梁子上

周末约上三五朋友

爬上东山,赏风电、拾谷黄菌

回家后买只土鸡

做上一锅谷黄菌炖土鸡

真是人生美事

不过菌子虽美味

吃起来要谨慎

要是运气不好,你可能看到以下画面

温馨提示

学会辨识菌种

1、看生长地带。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采摘后一般很块变色。

3、看形状。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4、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5、闻气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加工及食用方法

1、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2、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3、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4、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野生菌中毒症状

1、可分为轻度中毒、重度重度。大多数人都是轻度中毒,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肠胃症状,对症治疗后,可逐步好转。

2、中重度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神经精神型症状,还有烦燥、谵妄、幻视即看见小人等症状。在中重度中毒后,会对人体造成较大损害,甚至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肝坏死、溶血性中毒、死亡等。

中毒后急救措施

1、立即去就近医院就诊;

2、催吐: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

3、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稀释毒素 ;

4、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

5、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综合整理  责编 | 王金津  编审 | 蒋惠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