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赛说

  眼看着立了秋,夏天都过完了,可能你的休假计划还没成行?我劝你等等吧,一年中最大的假期很快来临,在这之前如果你还想度假,可以跟我一样在家呆着看看纪录片和综艺。说到底,旅行不也是为了看到更多,懂得珍惜更平凡的生活吗。对于情趣不同的你,我也给你带来了不同的看世界的方式。

  如果

  你每晚总是忍不住吃夜宵,请看……

  尹食堂

  上周发了一篇我做家务的稿子,后台都疯了,赛赛你还做家务呢。怎么,我是不食人间烟火吗。我还做饭呢。哈哈当然大部分时间我都靠看美食节目一解我不能下厨好好吃饭的瘾。

  《尹食堂》大概有挺多人看过了,但是我还想推一遍,和后来疑似的效仿者《中餐厅》不同,《尹食堂》虽然也是在海外开韩餐馆,可是人家做得更暖心也更专业,没有那么多有的没的的广告赞助,琐事不快进,剪辑不过分,人性拍得很真实。

  第一季他们在巴厘岛,经营一家只有三个菜的韩餐馆,但是就这三个菜的菜谱还是在出发前跟国内的专业大厨认真学过的,配方过程都有严格要求。相比而言,我国一人一道拿手菜,到了再决定这个形式就显得没那么专业了。

我现在看的第二季,他们去了西班牙特内里费岛(Tenerife)东北部的Garachico开店。T岛是远离欧洲大陆西南部的加纳利群岛的一部分,这个群岛本身与非洲的西撒哈拉隔海相望。

  T岛我大概4年前去过,至今还印象深刻。加纳利群岛(Canaria)其实特别适合度假,四季如春,从欧洲各主要城市飞三四小时就到了。加纳利两个最大的岛一个是T岛,一个是大加纳利,而大加纳利更是因为有三毛故居而闻名。

  这次尹食堂去的T岛小镇人口才5000多人,城市就在悬崖下,一半以上的领土被火山景观和古崖覆盖。如果你喜欢悠闲呆住的生活,我强烈建议你去走走。

  说起来,博大精深的中餐文化为什么反而没有别国的节目拍得好看呢,我想大概就是没有像罗PD(成功打造了《花样爷爷》和《花样青春》等背包旅行节目的著名制作人)一样,把“普通”的最高价值展现出来,什么是有趣的日常,什么是暖心的普通生活,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街头美食斗士

  另一部关于美食的综艺也是韩国的,奇怪,韩国人虽然自负,但是总有一种能把平凡事物拍出新意的视角。主持人兼体验者是韩国著名的美食达人白钟元,他看起来胖胖的,但却是韩国最著名的美食企业家、烹饪家之一,拥有26个连锁餐厅,1000多家分店。有个韩国媒体曾跟我说白大叔还经营中餐,非常好吃。 他之前就做过很多好玩的美食综艺,这次的节目特色集中在了“街头”这个关键词上。有点和前几天火的纪录片《人间一串》类似。这个综艺前两集都是中国菜,第一集在成都,第二集在香港。白大叔遇到美食都是这个状态。

  吃到油溅到眼睛里,嘴巴也不会停。

  而食物们都是这样的,这是前两集在中国成都和香港的时候。

  最有趣的是他有一次吃到半道,食物被不知情的清洁工收走,他痛心疾首的表情,在街头为了半盘菜心痛了半天。

  他还说出了上面的名言,这种真吃货做的节目,不知道拯救了多少我饿着的夜晚,还科普了我很多新知识,想想我一个中国人关于美食文化的知识还要靠一个外国人科普,也是惭愧。

  比如军屯锅盔的来历,比如磨豆浆里面是要加米浆的;“陈麻婆豆腐”,陈是中国女子随丈夫的姓氏,麻是脸上的麻子,婆是老奶奶,所以……跟着他的街头脚步,没有什么高超技术的拍摄手法,总能把我拉回现实,拉回最平凡的生活,这些喂养了我们一顿又一顿普通饭食的街头小店,可能才是生活的真谛。

  如果

  你想了解时政又喜欢看B站抖音,请看……

  谁是美国

  在看到这个剧集是Sache Baron Cohen拍摄的时候我就决定追了。这位在我看来神透了的演员编剧现在还活着就是一个奇迹,他之前拍摄的电影《波拉特》就给人带来过极大的震撼。这部由他策划的半真人秀半电视节目的剧集,被Showtime形容为“可能是电视史上最具危险性的一档电视节目”。

  每集都由四段对话组成,充满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讽刺的都是美国目前政局和政策。Sacha自己会装扮成好几个角色,而且演什么像什么,比如美国右翼派记者、极左美国大学教授、有犯罪前科的艺术家、以色列的反恐专家、来自米兰的意大利富翁兼时装摄影。然后剧情就是以这些虚拟身份采访美国政坛要人,记录他们口中说出的“真心话”。

这个节目也让我想起来一个英国最近很火的节目《扯蛋英国史》,一个女主持人也是不省心,在大英帝国的各地认真采访英国各路大咖的时候专门打岔,教授们在录的时候都不知道她在恶搞,所以每个人的反应特别有趣。

  如果

  你想知道世界上的人们都在经历什么,请看……

  日本之耻

   前几日里的#Metoo#运动我们都知道,虽然现在有点销声匿迹,但是所留下的痕迹还是长存了人们心中,很难被抹去。

  在#Metoo#运动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日本也难逃幸免。最近bbc拍摄的《日本之耻》里,讲述了一位被羞辱的女性的艰难求公义之路。一位在美国工作的日本女性被她的上司趁醉酒时侵犯,后来却屡屡得不到公义回复,反而被污蔑、被质疑。

  在片子里,纪录片方还在东京某大学进行了一次针对"性行为许可"的调查。竟然有有11%的人认为,喝醉酒代表着对性行为的许可;有63%的人认为,亲吻代表着对性行为的许可,日本的大部分女性都被物化严重。 同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美国、日本,这是一个全球都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能做的呢就是让这些所谓秘而不宣,隐而不发的“秘密”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鼓励更多人努力站出来。即使是面对所谓约定俗成的习气和民风,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是否应该接受,是否应该感到羞耻。毕竟很多时候,社会的进展就像下面受害者说的话:

  回到柏林

  这部纪录片很有意思,是英国拍摄的纪录片,但是参与国有以色列、希腊、德国、匈牙利等欧洲诸国。故事围绕11位犹太人,他们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骑着摩托车去往柏林,目的是护送火炬抵达2015年马卡比运动会开幕式。马卡比运动会是以色列四年一届的体育盛事,有着犹太奥运会之称。继二战后,马卡比运动会于2015年夏季首次在德国举行,而举办场馆正是希特勒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打造的柏林森林剧场。

  看似影片记录的是火炬传送仪式,实际用意很深。这里面的背景是,1930年-1931年,马卡比运动会派出骑手,从当时的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出发,前往欧洲和美洲各个地方,寻找犹太运动员参加1932年在特拉维夫举办的首届马卡比运动会,这可以称作史上最具创造性的公关活动之一。 在如今希腊、波兰、匈牙利等国反犹太情绪卷土重来的时候,导演偶然接触到1930年代马卡比火炬传送的故事,后来她得知德国将举办2015年夏季马卡比运动会,她便决定拍摄一部电影,它背后的讽刺和深意就是——犹太人将回到一个新的德国。看完这样一部电影,可能你会像导演所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犹太人的故事,而是人们直面人性中最邪恶的一面、重新找回共同的人性的故事。”

  如果

  你想从一些历史的碎片里发现更多,请看……

  局部

  《局部》是一个陈丹青一个人主导的节目,不讲画艺,只讲故事。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着重点不太一样,第一季都是在陈丹青的画室发生的,后期有一些动画效果,然后讲得都是中西方名画名作的微细局部。

  《局部》很有趣,讲作品并不是有名的,但是个个特别。其实早在2015 年,《局部》第一季就播出了,16 期节目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我还记得第一集讲的就是《千里江山图》,后来在故宫展出我还专门去看了一遍。

  我还记得他有一集讲梵高,从他收集的一张30年前的小画片讲起,讲到梵高画的著名作品《杏花》,原来背后的故事是梵高的弟弟要生孩子了,他为了未来的婴儿创作了这幅作品,希望他永远看到洁白的杏花和湛蓝的天空。陈丹青说,“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疯子。”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丹青说,梵高的技巧笔触可能远不及现在一个美院的学生,但是为什么创造出了真正的艺术,而我们的院校培养出的却都是“死路一条”。

  我之前跟大家聊过很多博物馆的事儿,包括怎么在博物馆吃饭这种事儿我都帮你考虑到了。但是没想到还有比我更细心的,那就是陈丹青老师了。当然陈老师也更专业,他干脆就亲自带着你在博物馆里逛了。内容都记录在《局部》第二部里。这是从第一集开始,局部的视角就放在了纽约上东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给你开启了一个私人导览模式。

  在古埃及皇后的两片嘴唇中,认识古埃及的阴刻和阳刻手法。 这一次,观众可以看到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独家提供的、名作的细部扫描图像。这是中国第一档被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官方准许,进入馆内进行实景拍摄的网络艺术类视频节目。 陈老师以串讲人的身份历数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数十件收藏珍品,一集一个主题。可能很多艺术品你会觉得有门槛,不着急,陈老师就用一个普通讲述者的角度给你讲艺术,通俗易懂,幽默自然,缺点就是一集片长20分钟,太短了。 最后,这些片子在b站、优酷你都可以找到,祝假期愉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