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正月剪头真的死舅舅?都是以讹传讹惹的祸!| 豫记

“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在民间由来已久,即便是现在,乡村里的许多老人还对晚辈们正月理发的事忌讳莫深。这到底为啥?

张延伟|文

豫记微信号:hnyuji

正月里人们大都忌讳理发

同事小姜是个十足的帅哥,平时很注意自身形象,一般都是十天半月左右就得理一次发,而且发型整齐时尚,为此还专门办了一家他中意的理发店的“金卡”。然而自节后上班至今,我却没见小姜理过一次发,精神头儿显得有些邋遢,和年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没办法。”小姜苦笑着摇摇头,“家里老爷子、老太太早就给我打‘预防针’了,让我说啥也得捱过正月、到二月二再理发,怕俺舅不乐意!”

在城市里,与小姜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恐怕不在少数;而在农村,这种现象则更为普遍。特别在过去,无论是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对正月理发心存敬畏,若无特殊情况,自从年前腊月里理过一次发到农历二月二之前,一般很少有人轻易到理发店理发。

特别是亲戚中有舅舅健在的,家里老人对此更是忌讳莫深,早早地就叮嘱儿孙们:年前一定得把头发理一理,正月里一个月可不兴剃头哩!也正因为如此,腊月过后正月里的整整一个月,乡下理发店里的生意都不是很好。

俺村里群众与其他村子相比有个特享的福利,平时男女老少的剃头、理发事宜由长葛县石固乡一位姓赵的理发师傅承包着,费用由集体出,各家各户轮流管饭。赵师傅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每隔二十来天来村里一次,四个生产队间轮流一圈得八九天时间,晚上就跟伯父一起住在生产队饲养牲口的窑洞里。在我的印象中,赵师傅从未在正月间来村里给人理发。

听赵师傅说,理发匠作为一种专门的手艺人,古时有个高雅的称号叫作“博士”,后来被称为“剃工”、“剃头匠”和“理发匠”,直到解放前“剃头”才通称为“理发”,但在乡村里仍多以“剃头”相称。

以前,剃头匠一般都没有固定的店面,他们平时做生意全靠一个剃头挑子,挑子一头是带抽屉的长方凳,抽屉里装着剃刀、磨石等一应家什,方凳方便顾客坐着,靠背上挂着用来打理剃刀的油布片;另一头则是烧热水用的小煤炉子,上面放着水桶和铜盆儿。逢集上会时,剃头匠就在人群来往集中的地方支起煤炉子烧开热水,供剃头的人洗头擦脸。民间俗语“剃头挑子一头热”即由此而来。

即便是现在,除了正月间,在乡下集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仍会经常见到寻块场地支起火炉烧了热水,为老人们剃头刮脸、忙得不亦乐乎的师傅。这些师傅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手里没有理发店里使用的那些各色各样的电推子、随时更换刀片的剃须刀和电吹风等,仍靠着一把老式弹簧推子,模样看起来有些笨拙的剃刀、一块黑乎乎的油布条坚守和传承着一门古老的技艺。

二月二大人小孩剃“龙头”

一旦到了农历二月初二,理发店则会依惯例再迎来一个理发的高峰。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儿都剃头。”人们普遍认为“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在“龙抬头”这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再说大人小孩在正月里积蓄了整整一个月,好不容易等到了二月二这一天,便争先恐后地要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剃“龙头”,图个好兆头。因此不少人天不亮就在理发店门口排队抢位子,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对千方百计选择在这一天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的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以前乡下理发,上年龄的剃光头,中青年理平头,小孩子多留个“茶壶盖儿”,现在看来是要多丑有多丑。妇女们则是简单修剪一下,大多是修修鬓角,把厚实的头发“掏剪”一下,变得疏松轻盈一些而已。

如今理发都跟着时代潮流走,只要肯花钱,理发师就不怕费功夫,小孩子理出了各类造型的头发,有的小男孩像女孩子一样在脑后留个精致的小辫儿,除了好看,外人一瞅就知道在家里受宠;年轻人则大多仿着某国领导人的样子理成了“酷头”,还有的中年人,只在头顶留一撮长长的头发,却把下面推得精光,让人叫不出名堂。

思旧、思舅以讹传讹变“死”舅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当外甥的在正月里理发还真能害死舅舅?诚然,千百年来不乏有“芝麻掉进针眼里”的巧事发生,便被人无限放大。但归根结底还是人们以讹传讹,把一些与正月理发有关的缘由随意发挥、杜撰惹的祸。

听老人们讲,在明朝以前,十八岁以下的小孩可以理发,而且一般都剃光,等到十八岁以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头发就永远都不能再剃了,日常除了修面,打理头发就全凭一把木梳梳,梳完了编成辫子盘在头顶上。

清兵入关以后,要求无论大人小孩都要把头发从前部到脑顶的部分统统剃掉,再把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集中的一块头发,将这些头发拧成一根长长的大辫子,垂在脑后。

为了广泛推广这种发式,朝廷还对当时的剃头匠们进行了集中培训,随后统一上岗,并且发给每人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走街串巷,由官府的人监督着剃发打辫子,而且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后来“吊投旗杆”就演变成摩擦剃刀的油布条了。

老百姓见硬抗不行就开始软抵,尝试着和官府“谈判”:其他时间剃发可以,但正月里剃发却不行,因为正月里剃发要妨死舅舅。古时候“舅舅”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权威、公正的象征,一有大事必临现场决断,崇敬舅舅貌似合情合理,于是逐渐成俗。

当时人们的真实想法是以此表达对前朝的思念,意为“思旧”,拿亲舅当挡箭牌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另外还有一说,古时有个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的剃头匠,从小受到舅舅的关心爱护,一直对舅舅心怀感激,可他平时也只是勉强顾着自己温饱,逢着过年却没余钱给舅舅买礼物。

有年大年初一,剃头匠看人家都给长辈拜年,他思前想后灵机一动,挑起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施展手艺为舅舅剃头刮脸,精心修饰一番。面貌一新的舅舅仿佛年轻许多,与外甥一起出门时路人见了无不夸赞。以后每年正月里,外甥都要来给舅舅剃一次头。后来舅舅去世,外甥每到正月该给舅舅剃头的那几天就想起舅舅的好,为自己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抚摸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后来以讹传讹,外甥在正月里“思舅”就被说成“死舅”了。

现在,除了一些上年纪的人,年轻人都不再忌讳许多,正月里理发与否或由着自己性子,或根据美容、清洁需要。至于长辈们的唠叨提示,许多人都会当作封建迷信一笑置之,“正月理发死舅舅”之说也早已显得无足轻重了。

(图片来自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