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从亚里斯多德、托勒密的地心学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花费了2000年的时间。那么,从伽利略到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霍金,这些科学界泰斗,用他们的理论学说——伽利略论证日心说、制造天文望远镜、提出自由落体定律;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再到霍金发表宇宙论、黑洞说等,无一不指导着科学和社会前进的方向。

2018年3月14日,一个沉痛的消息传来,作为 20 世纪最知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霍金在家中逝世,享年76年。一个充满传奇性的伟大科学家,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去世于爱因斯坦诞辰日,让人不得不多想。

霍金,作为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去解开宇宙之迷。

爱因斯坦和霍金主要研究物理学、天体学领域。爱因斯坦主要成就在于创立广义和狭义相对论,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 ,其中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后期的光电子、光传感、LED、激光、光伏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广义相对论建立了完善的引力理论体系,推动了天体宇宙学的进展,为后世的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霍金的主要成就是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而他最著名的是理论时间间隙说,如果能够制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时间就会变慢,飞船一星期地上就过了一百年,这就是霍金提出的著名的时光旅行学说。霍金在宇宙天体学理论众多,黑洞学说、四维空间、外星人理论、星际移民等理论,远远超出目前人类所能理解的范畴,就如同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也无人能理解一样,或许真理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中指出,空间和时间由物质和能量形成连续曲线。但在霍金看来,宇宙的起源最好用欧几里得算法来展开描述。“普通的实时被虚时间取代。”霍金表示,虚时间就像是空间的第四方向。他和欧几里得都相信虚时间是一个像地球表面那样的四维曲面,但它还多出两个维度,换言之是六维。

2018年的3月14日这一天也是圆周率日。圆周率,无限不循环,永无尽头。这串数字中,包含各种可能的组合,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天注定,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在这一天过完了他的一生。霍金和爱因斯坦两人有着不解的宿命,都是在76岁的时候离开了地球,去探寻更宽广的世界,正如圆周率一样,宇宙中的一切都藏在那个小数点之后。

霍金终于可以像他自己在星际迷航里客串的角色一样,跟爱因斯坦同桌打牌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别忘了帮人类带给爱因斯坦一句:“生日快乐”。再见人类,再见地球,这个最接近外星人的地球人去世了,也许他本就不属于这个世俗的世界,他属于星辰宇宙,他属于地球表面多出来的两个维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