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知青的诗文太多、太多,

再写已显得累赘和啰嗦;

索性甩开往事的纪实吧,

写点似乎抽象的“知青性格”。

知青上山下乡油画

按说,人的性格由爹妈遗传,

但是,知青性格的形成与打磨,

是在50年前的广阔天地

和简陋农舍。

知青上山下乡油画

我们幼稚天真的学生模样,

在简单的农活面前

显得那样滑稽和笨拙;

我们罗曼提克的小资情调,

让沉重的挑担压得丢魂落魄。

还有文革“娇惯”的红卫兵脾气、

游离世外的匪气和侠气,

都被无情的石磨啊,

碾得体无完肤,皮开肉破……

本文作者(左)与同队知青当年合影

于是,我们不得不学乖了,

虚心地拜农民为师姐、师哥;

我们谦恭地捧着生活的书本,

闭关面壁,修行人生的大课。

贫下中农给知青上课

千锤百炼,凤凰浴火,

一番涅槃铸就了知青性格!

它能屈能伸,能站能卧,

它能忍能辱,能吃能饿!

本文作者在插队时学琴

在我们农民式的憨厚中,

不失知青的灵气;

在我们中庸的谦和里,

夹杂着知青的洒脱;

我们认命,又敢于与命运搏击,

我们受难,还留着孩子似的

调皮与幽默。

本文作者当年在雪天习武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50年来的知青命运,

自然由知青性格把握。

无论我们漂流四方,境遇如何,

知青性格就像一杆秤,

让我们掂量美丑、分清善恶;

知青性格就像一根绳,

可直、可弯、可展、可缩;

知青性格就是一壶酒,

给我们壮胆,使我们激越,

再苦、再难,也一路吟歌。

1998年,西安五中赴固川插队知青30周年聚会

50年过去了,

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

已成为白发老者;

但有知青性格的支撑,

我们嬉笑怒骂,任性常乐,

悲欢离合,坦然走过……

西安五中赴宝鸡固川插队知青40周年聚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