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啦、看到啦!我坐着热气球,飞跃大峡谷啦。”上海愚园路第一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徐同学,边转动着头戴式的VR眼镜,边兴奋地告诉同学。

5月10日上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5G云VR教育试验基地在长宁区上海愚园路第一小学揭牌。该校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率先尝试了用电信5G云VR技术,上了一堂身临其境般的《认识陆地地形》地理课。

以前,我上地理课,

我对地形的认识只停留在图片上

担任今天《认识陆地地形》地理课教学的张老师,已经在学校讲了三年的自然课程。说起以往的教学工作,张老师感到很吃力。四年级8个班级,每个班级每周要上2节自然课,加起来就是16节课。张老师费尽心机,通过展示各种图片,来让同学们了解自然。记得去年给五年级同学上有关地形的课程时,她找来了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想让同学们感知这个神奇的世界。但图片毕竟还是图片,同学们对地形的了解还是仅仅停留在图片上。

现在,我上地理课,

我的手仿佛触摸到了山峰

现在好了,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纷纷戴上VR眼镜,感受各种不同地形、地貌的自然环境。

今天的这节地理课就是利用VR设备探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各样的地形,认识五种基本的陆地地形,了解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在虚拟现实场景下,由同学们自己来正确辨析各种地形。教学内容已经布署在云端。通过中国电信的5G网络,这些课件快速传递至位于愚园路一小的VR课堂。同学们通过VR眼镜,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各种地理现象。与传统的地地理教学不同,同学们不再依靠想象去理解,而是通过直观地视觉体验来理解地理,有助于快速掌握地理知识。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VR眼镜,可以直观地看到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的地形模型。通过手柄对模型的多种操作,加深对五种地形基本特征的理解。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切身感受到红山大峡谷(高原地形)的壮美开阔、香格里拉(丘陵地形)的连绵起伏、嫩江平原(平原地形)的一望无际、稻城亚丁(山地地形)的层峦叠嶂、云南腾冲(盆地地形)的外高中低,更好地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

张老师表示,希望以后遇到“宇宙”、“恐龙”等难以表述的场景、或者是现实中无法看到的生物时,能够优先使用电信5G网络,尝试虚拟教学手段。

助力智慧教育,

上海首家5G云VR教育试验基地落户长宁

此次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愚园路一小共同推进基于5G的VR教学应用,并开展试点应用。这是中国电信在教学垂直领域开展的一次具有前沿性意义的应用试点,也是全市首个开展5G+VR教学应用的实践案例,为中小学的教学工作提供面向新一代信息网络和人工智慧技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一方面,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为学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供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最前沿的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接触点。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让学生对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有所了解,为培养新一代的高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次的5G+VR教学应用中,包括了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中国电信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特长和内容优势,将最先进的5G通信与VR应用做了深度融合,并与教育行业特征进行结合,开发了5G+VR的教学应用解决方案。该应用试点成功后,将在中小学领域形成5G+VR教学的有效示范。计划先在长宁区中小学当中进行逐步推广,并将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增加教学内容,在现有地理课程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学科领域。

“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课?”

“5G+VR的地理课!”

| 文字:王万隆

| 摄影:王万隆、杨清钰、汪晓彤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