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飞絮所困的城市们,最近日子都不太好过。

症状最明显的北京,天津、郑州、济南等多个北方城市同样是杨柳絮漫天飞。而在南方城市上海、南京等,梧桐絮的影响也不小,然而,木棉絮也在来的路上……

▲▲▲▲▲

从何时起,飞絮成了城市的季节性通病?当绿化树种的选择已经对市民生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在“更快”增绿之余,我们的城市怎么才能变得“更好”?

是时候认真谈谈“科学种树”这件事了,讲究和考验,都不少。

▲▲▲▲▲

满城飞絮,数北京最引人关注。

十多年前的北京,春天常常会遇到沙尘天气,如今,大家的感叹词已经从“沙尘又来了”变为“飞絮又来了”。

北京的飞絮,主要指杨絮和柳絮,出自杨树、柳树的雌株。

据统计,北京建成区内有200万株杨柳树雌株,占园林绿化乔木总量的5.4%;截至2018年底,五环内有杨柳雌株28.4万株,其中以朝阳区数量最多,有10.7万株。

这些雌株杨柳大部分栽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在正值壮年期,也就是飞絮最厉害的年龄段。量太大,被认为是飞絮难治的重要原因,也是如今的烦恼根源。

飞絮本身不构成问题,但集中、过量就会成灾,浓度过高必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时的荒漠化有多严重,对快速绿化的需求就有多迫切。

基于能够“快速见效”的生物特性,即便进入21世纪,“不辨雌雄”的杨柳仍被大量种植,作为行道树存在。

或许随着技术进步,杨柳树将来也可以像“无籽西瓜”般存在。而当前城市亟需的是,转变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绿化方式,用更加精细化的办法,建设人居环境。

城市种树是一门很细的学问,种什么,按什么比例种植,存在哪些潜在风险,都得讲究。比如当前这场困扰多个城市的飞絮,就暴露出城市树种多样化不足的问题。

除“南橘北枳”、存活率低下以及重复建设、浪费资金资源外,以“大树进城”为代表的大树移植还对城乡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带来严重影响。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微之处见真章。在城市“更快”变得“更绿”之后,是时候变得“更好”了。

▲▲▲▲▲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