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

近日,42岁王先生被查出肠癌晚期,更让王先生懊恼的是,半年前,他的体检状况一切正常,尤其是几个肿瘤标志物没有一项异常。

医生说:“王先生有肠癌家族史,体检时更应该关注这个毛病,比如加上肠镜检查项目。”不幸的是,王先生属于肿瘤标志物不敏感的人群,这项检测没法反映出体内的肿瘤情况,半年前的体检报告单看上去很健康,其实已经埋下了隐患。

为什么体检正常,还是会得癌症?以后还有必要去检测肿瘤标志物吗?今天就详细地说一下。

肿瘤标志物包含哪些?

肿瘤标志物是指能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包括CA125、CA153、CA199、CA724、CA242、CA50、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

「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

此外,针对男性前列腺癌,还有特定的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标志物还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体检正常,后来却查出癌症?

其实依靠肿瘤标志物筛查肿瘤,的确存在漏检的情况。

一、不是广谱的。例如甲胎蛋白主要是用于发现肝癌,而且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AFP都呈阳性。

「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

二、阳性率有限。以癌胚抗原为例,胃癌早期,阳性率仅为5%~10%,而晚期的阳性率也只有53%。这就意味着早期胃癌患者,如果只通过CEA这一个指标,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患者能够被发现,而对于胃癌晚期患者,依然有一半的患者会漏检。

有必要去检测肿瘤标志物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一、有利于早期发现

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其中早期发现是首要环节,而这些肿瘤标志物是“信号兵”,当肿瘤还很微小,患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影像学分辨率也达不到的情况下,通过肿瘤标志物早期发现肿瘤细胞生长、代谢、分泌及细胞碎片信号中的蛛丝马迹,对于一个具体的患者而言,很可能意味着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痊愈。

因此定期做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而言。

每一个具体的肿瘤都有对应的高危人群,一般而言,包括:肿瘤家族史、不良嗜好(吸烟、长期饮酒)、肿瘤相关病原体感染(HPV、HBV、幽门螺旋杆菌)、中老年(45岁以上)、存在癌前病变。

二、肿瘤标志物间可以组合检测,提高检出率

1个指标相当于一个点,而多个指标则像一张网,适当组合,有助于减少遗漏。

「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

肿瘤标志物高就一定是肿瘤前兆吗?

「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

大家都在看

「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健康科普」体检正常,半年后查出癌症晚期!肿瘤标志物靠谱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