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旦胸痛发作频繁伴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常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水肿:血管不通畅时,可引起身体水肿。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

血管则是人体血液的运输通道

一旦血管堵了

就可能出现器官缺血

引起各种不适

甚至危及生命

3个地方痛,可能是血管堵了

我们常说“不通则痛”

如果出现下列表现的疼痛

常提示血管阻塞

1

胸痛

一旦胸痛发作频繁伴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常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

2

肢体疼痛伴肿胀

患侧肢体肌肉有压痛,可能提示肢体静脉阻塞,此时千万不要乱动,要紧急就医,防止发生肺动脉阻塞造成的肺栓塞。

3

下肢活动性疼痛

仅行走数百米就不得不因疼痛停下来,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

这种表现提示支配下肢的动脉出现了阻塞,建议及早治疗,防止因完全阻塞造成肢体坏死而截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症状需要警惕血管堵塞:

水肿:血管不通畅时,可引起身体水肿。这类水肿一般会根据患者的体位产生变化,特别是身体容易下垂的部位,如双腿。

昏厥:有数据显示,约六成的昏厥是因为血管不通引起的。这种昏厥大多伴随心悸症状,这也可以作为判断昏厥是否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依据之一。

6个细节养出健康血管

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减缓血管老化,生活中要注意:

>>>>

饮食讲究

高油、高盐、高糖等重口味饮食,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加重血流的负担。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少油腻;多蒸煮,少油炸。

>>>>

戒烟限酒

吸烟酗酒,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

作息规律

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

>>>>

心情愉悦

笑可以释放压力,保护血管内皮,让血液循环更顺畅。

同时,心情放松时人的血压也相对稳定。生活中应尽可能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情。

>>>>

坚持运动

运动能增强心功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

定期体检

养成定期体检的健康观念,关注自身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编辑 / 青木

来源 / 生命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