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尤其是在西面,当海军陆战队尝试强行登陆时,日军的47毫米火炮做出猛烈回应,美军当场就损失了60多艘登陆艇。这场战役美军可谓是惨胜,共伤亡15794人,其中海军陆战队第1师减员超过6500人,从此退出二战舞台。

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战役的规模虽然不能跟苏德战场相比,但其惨烈程度却丝毫不逊于后者。美军倚仗着先进的装备和源源不断的补给,与残酷而顽强的日军拼死搏杀。越是到战争后期,战役就愈发惨烈。比如贝里琉岛战役,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还不到4万人,甚至不如苏德战场上一次冲锋双方投入的兵力多。但这场战役却是以“惨”著称,美军计划得很美好,可是现实却相当残酷。

至1944年下半年,美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对日军展开的战略反击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为了更直接更有效地打击日本本土,美军高层提出了两种方案。麦克阿瑟认为最佳方案是攻打菲律宾和冲绳,而尼米兹则认为应该绕过菲律宾,直接攻打冲绳。人们为这两种方案争执不下,但在一点上却达成了共识——贝里琉岛必须拿下。

实际上,贝里琉岛不过是一个珊瑚岛屿,岛面积不大,上面也只有1.1万日军。之前打过不少硬仗,因此,美军大多数人认为贝里琉岛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想要攻下并不难。为此,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威廉·鲁佩图斯少将扬言要在4天之内攻占该岛。

虽然嘴上说的轻松,但美军可是一点不含糊。1944年9月12日,美军由3艘重型战列舰、25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以及11艘航母组成的庞大舰队开赴贝里琉岛。值得一提的是,在打算登陆之前,11艘航母的400多架舰载机一同起飞,对小岛进行了持续三天的饱和轰炸。海面上的战舰也没闲着,在这3天内,美军舰艇共发射大口径炮弹17万发,轰炸也基本达到了美军想要的结果,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整座岛没有一寸完好的土地了。”

1944年9月15日,海军陆战队第1师开始登陆。起初,美军士兵有说有笑,他们觉得岛上的日本人应该差不多都被炸死了。实际上,岛上的日军早就适应了美军高强度的火炮轰击,他们在岛上修建了500多个地洞,构建了大量坚固工事并彼此连接。美军炮击时,日军都龟缩在工事里,因此伤亡较轻。

要知道,守岛日军为第14师团。该师团为日军常备师团,乃二战日军中的精锐,训练有素,战斗力恐怖。就在美国大兵乐呵呵的登陆时,他们就潜伏在暗处目睹,并且按兵不动。按照上面的要求,没有命令,就算美军从眼前走过也不能开枪。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美军的差距,因此,日军决定以打消耗战为主。

美军按照实现计划,开始派兵占领全岛。然而,他们很快就遭遇了日军凶猛的火炮。岛上遍布日军隐蔽的火力点和狙击手,到处都是日军修建的壕沟,美军每走一步都会遇到抵抗。尤其是在西面,当海军陆战队尝试强行登陆时,日军的47毫米火炮做出猛烈回应,美军当场就损失了60多艘登陆艇。

登陆第一天,美军损失1100余人,其中超过200人死亡。不过,他们也突破了日军外围防线。此时,美军内部发生了一点有趣的事。原来,第81步兵师奉命支援海军陆战队第1师,却被后者拒绝了。鲁佩图斯认为,攻占贝里琉岛应该是海军陆战队的功劳;况且在付出如此大的牺牲后,步兵师完全是来捡便宜的。

随后,美军就与日军在岛上的机场一带展开激烈肉搏。美军付出巨大牺牲才勉强控制了机场,不过,机场随时有被日军夺回的危险,因此,就连飞行员在起落飞机时都要随身带枪保护自己。更夸张的是,美军在之后一段时间内,一天日均推进只有1米。陆战队第1师熬到了1944年10月中旬,惨重的伤亡让他们不得不走下前线,第81步兵师终于如愿替补登场。

1944年11月24日,在战役进行到第71天时,日军终于撑不住了。他们向大本营发出电报,随后,残余的55名士兵向美军发动万岁冲锋。这场战役美军可谓是惨胜,共伤亡15794人,其中海军陆战队第1师减员超过6500人,从此退出二战舞台;第81步兵师也伤亡超过3000人,不得不撤到后方休整。日军则伤亡10695人,第14师团几乎被全歼。不过,日军的抵抗并未就此结束。甚至到了1947年,还有些漏网之鱼拒绝投降,仍在丛林中负隅顽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