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穽底挂壁公路

穽底村是山西省平顺县的一个村,位于山西与河南交界的深谷里,这里有如画的山水风光。穽底村因四周绝壁环抱,其形如井,村子居其谷底而得名,名字也常被写为井底村。

我们这次自驾行,首先要看的是挂壁公路的井底隧道。在转过一道很窄的山嘴后,我们来到了隧道入口,隧道入口处用方石做了一个门脸,上面写着“井底隧道”四个大字。

▲ 挂壁公路入口处的月牙桥

▲ 挂壁公路入口的大字:天路入云

入口右面有一座月牙桥和一个叫做哈喽梯的地方,以前井底村民出山,必经“哈喽梯”。“哈喽梯”位于井底村西的绝壁缝间,凿于清初,整条梯近乎直立,没有扶手,共99盘15000级台阶,向上望如登天。

梯子很多地方只容得下半只脚,一侧是山,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路需绕过十五六个险弯才能上到山头。“哈喽梯”是一个很好听又带些洋气的名字,其实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哈喽”是个象声词,只因梯子几乎直上直下,人们在攀登时会发出“哈喽、哈喽”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于是便叫了“哈喽梯”。哈喽梯现在虽说有了栏杆,但仍然惊险无比,行此道“寸步每千虑,举动如蹒跚,心胆掉欲碎,毛发亦为寒”,哈喽梯处处都是绝壁悬崖,从山下往上看,陡峭的山崖上除了各种植物之外,看不到任何路的痕迹,哈喽梯就藏在五颜六色的灌丛中。

井底隧道没有打通以前,井底村民攀爬着高如云霄的哈喽梯,这里是村民们祖祖辈辈西出井底的必经之路,新中国成立前每年总有人堕崖身亡。要是年轻的时候,像哈喽梯这样的景点我是会攀登的,但是年纪一大,就无论如何也不会冒险去爬哈楼梯了。在这里瞭望了一会,我驾车进入了井底隧道。

▲ 哈楼梯

井底隧道这段公路距山顶和沟底都有一两百米,完全悬在半山腰,当地人形象地称此段路为“挂壁公路”。所谓挂壁,就是凿山开路,沿着绝壁,开山挖洞,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隧道外侧分布的洞口就像一扇扇窗户。

▲ 隧道内往外看

▲ 窗外一座酷似千年的睡佛

▲ 近看挂壁公路

▲ 我的坐骑驶出挂壁公路

井底挂壁公路全长1500米,有39个窗口,是井底村人历经了15年,其中有五位村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悬崖峭壁上艰难地开凿而成的。挂壁公路因地处山梁险境,从隧道洞内侧窗向外看,又像是在画廊里欣赏一幅幅风景画,透过不同形状的天窗,一幅幅画卷挂在窗前,一路看过每个石窗景景是画,每一座山,相似又不同。就像过电影,一幕一幕,幕幕精彩,让你感叹太行山真美。窗外一座酷似千年的睡佛依然入梦,愿他置身世外,永远不被吵醒。秋色中的蓝天白云,让我们尽赏这太行美景。

井底挂壁公路太刺激了,坐在车里,有时不由得有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挂壁公路让我们心潮澎湃,井底人为了出山,硬是在寒风中啃干粮,徒手用钢钎、铁锤在峭壁上开路,才有了这“世界奇观”。本来一条井底村村民出行的道路,谁也想不到若干年后,它会成为人们争相目睹的旅游胜地。井底人向往都市繁华,城市人又何尝不向往山水幽静呢。

我小心翼翼的驾驶着坐骑,沿着坡度很大的盘山公路慢慢下行,走过一处为了修路而劈开的山峰,峡谷最凹处有一片湖水,碧绿清澈,那就是井底村,村子因被高大峻峭的群山环抱真的像井底故名井底村。村子四周的烟雾汇集在绝壁之间,形成长长的云带,给奇山秀水蒙上了一层面纱,神秘莫测,所以井底村又称白云谷。这是一个静谧的小山村,村里地形低凹,背风聚气。抬头见树,低头见草,到处被植被覆盖,一片郁郁葱葱。山外晴空,沟里白云,山雨欲来时,山间云雾缭绕。

▲ 井底村峡谷最凹处有一片湖水

▲ 湖水边的现代民居

▲ 井底四周都是山峦

▲ 村里的旧路

井底村现在已开发成为一个既拥有自然风光,又保留民俗风情,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旅游目的地。它吸引着八方来客。村子街道上方是以前的老屋,全是石头垒砌,我们沿着一条石板道往上走,一层一层,高低错落,参差不齐,排列着斑驳的石墙和屋茬,大多已被废弃,还有部分建筑仍有人家。看着这昔日的老屋,比对一下街道两边新建的现代建筑,真的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为现在井底村眼前拥有的新生活而感到高兴。

站在湖岸边,欣赏着美丽的湖光山色,我感觉到井底村远离人烟的山路,寂静,悠远,斑驳的树荫,潺潺的流水,真让我走入画卷。跋山涉水中,终于来进了目的地,一路上,崖台梯叠,夷险交织,峭壁林立,隧道天险,体现的就是太行山的一种雄壮的感受。而井底水的静态美与山的雄壮美鬼斧神工地溶为一体,这种大自然的动静交换,不正是体现了太行山的秀美吗。

▲ 村里不多的老房子

▲ 井底人家

和井底村相邻的是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我要去那里相会上海摄影家协会王榕屏主席,他十几年来,每年都要来太行大峡谷两三次,有时候春节都要在村里过,他这几天正在那里,老朋友相邀,焉能不往。进入河南以后,我明显的感到,河南的地势要比山西低一个台阶,气候也湿润了很多。

继续下行了几分钟,我们来到了“猪叫石”景区。这块紫红色的石头来历久远,据当地老百姓一代一代传闻下来,“猪叫石”每逢天下有事,必叫无疑,大事大叫,小事小叫。沿着峡谷边上的林荫小道慢慢前行,目光很快就被美不胜收的大自然景色吸引。满山遍野各种树木枝叶茂盛,河滩上怪石嶙峋,清水潺潺,远山叠嶂,处处是景,步步为画。

▲ 猪叫石景区里的崖上人家

太行大峡谷位于林滤山中,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境内的南太行山。人们一般把漳河南岸,大致在山西、河北、河南省境内的太行山称为南太行。因为晋东南高原相对于华北平原的强烈抬升,岩层断裂形成了许多狭缝,山中激流顺势下切,形成了溪谷纵横、峡谷成群的景观,有“漳河九峡十八断”之说。三省夹缝地带,东去的漳河水与太行山亲密握手林滤山大峡谷,是南太行峡谷群中的一个。它和山西省壶关、平顺两县有鹅屋黄崖底、玉峡关等8个峡谷,被称为为“漳河九峡”。

林虑山峡谷与山西的太行诸峡,在岩层结构上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林虑山地处太行山最东缘,出山便是坦荡的华北平原,众多出山的河流在这样的落差下,形成了许多飞瀑流泉。山中流水在封闭的峡谷内,形成的水雾不断升腾、氤氲,常常在山腰、山顶形成壮观的云海。林滤山奇峰林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水溪潭池,构成了一幅幅变幻无穷的山水风景图。

▲ 林滤山群峰

▲ 悬崖上休憩的勇士

▲ 山上的午餐

▲ 太行天路

▲ 过了山口就是山西省了

▲ 太行平湖湖水碧绿

▲ 石楼、石屋、石墙、石瓦、石砖、石凳、石阶。

▲ 最具特色的屋顶的石瓦。它们似乎是飞来的石片散落在屋顶,虽依屋脊依次排列,但大小不一,屋檐四周也显得不整齐。

大峡谷石板岩乡桃花洞村至高家台村一带,赤色的峭壁岩墙如长城嶂天。海拔超过1100米的山顶,是观赏大峡谷全貌的绝佳之处。过去,周边居民上山仅有儿了上山民,外来人很少有能登顶的。现在龙蛇般的柏油路,从谷底一直盘旋到山顶。由于道路大部分沿山脊或临绝壁而筑,海拔高度在1000米至1300米堪称“太行天路”。王主席领我们前往他多年的摄影根据地,站在公路上的一处平台上,我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向谷底望去,广阔的平地赫然就在脚下,顿时有摇摇欲坠的幻觉。

大峡谷里石板岩乡的最大特色就是石板房。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石头世界,石楼、石屋、石墙、石瓦、石砖、石凳、石阶、石洞、石桥、石亭,但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屋顶的石瓦。它们不如墙基、墙体那样布置规整,似乎是飞来的石片散落在屋顶,虽依屋脊依次排列,但大小不一,屋檐四周也显得不整齐。

这种石板当瓦,不会存水,梁、檩、椽子等木质不会因潮湿而腐烂,所以坚固耐用,一般都可住两百来年。在著名的石板岩乡,村庄绝大部分是由石板房组成,清一色的石砌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真堪称是民居中的一绝。更为惊艳的是太行平湖湖水碧绿,一圈圈涟漪灵动通透的醉人,真的是青山绿水好景致,绿色的潭水,加上悬崖峭壁的峻美,算得上人间的一处仙境吧。

▲ 秋收

▲ 门上的标语有些年代了

▲ 这里吸引着写生的学生

▲ 与上海摄影家协会王榕屏主席在太行奇观石坑上

如果不是此次井底、太行山大峡谷之行,我怎么也想象不到,太行山是如此雄伟壮观,连绵的山峦起伏间,当我以为我已经揽尽山水的雄姿百态,婉约秀美时,太行山又会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带给我惊喜,站在和山西相连的九连绝顶山上,只见云雾飘渺处,天路静如练,一条弯弯的公路随着青山辗转承接,蜿蜒起伏,举目四望,顿觉天地浩荡,神清气爽。险峻恢弘的悬崖和深遂幽静的峡谷在瀑、泉、溪、潭的烘托下,使太行山大峡谷美景步移景换,高潮迭起。太行山真的太神奇了。

|来源:太原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