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战争多是双方手持武器奋勇拼杀并造成对方大量人员伤亡。随着现代化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无人化武器已经开始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其中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化武器系统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研制的热点。与此同时,各国对其他无人装备,像无人驾驶坦克等也开始了重点研究。

近日,军方媒体就首次公开了中国“无人作战系统实验室”。不仅如此,报道中还首次曝光了59式坦克改装的无人驾驶坦克系统。画面中,一位驾驶员通过操控面前显控台上的方向盘,不远处的坦克就开始开动,看起来十分科幻。结合此前解放军公开的水面无人舰艇、水下无人潜航器、无人机等装备,表明解放军正在全力开展先进无人系统的研发、试验和探索,为全军立体化无人攻防提供坚定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

公开资料显示,无人驾驶坦克不用士兵徒手操作,不用笨重的盔甲防护,可在烽火连天的战场纵横驰骋,执行种种艰险任务,不但可减少人员伤亡,而且可大大提高火力突击能力和作战效率。它的出现在兵器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并将带来一场重大的军事革命。

当前,面对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在军事装备建设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无人”风。世界各军种在装备采购上都将目光瞄向了用途各异的无人智能作战系统。可以说技术进步是无人作战系统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战场复杂化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非对称作战理论是其发展的理论依据。“零伤亡”的目标是其发展的直接原因。早在2005年,美国发布的无人机纲领性文件《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05~2030)》就曾指出:无人机与无人驾驶地面车辆进行通讯和交互的需求并不遥远,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项目正在开发类似的概念。

美国国防部认为,所有无人系统的前景及其在军事转型中的作用相当广阔。从美国后续的系列文件和动作来看,美国已将所有无人系统放在一起全盘考虑,从而希望进一步降低采办和维护成本,提升美军快速部署能力。

现今,世界军事强国对无人坦克的研究有很多。诸如美国的XUV实验型无人侦察坦克、美军的无人驾驶扫雷坦克以及美国正在研制的“未来战斗系统”(性能超群的“智能”坦克)等。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向国内无人驾驶坦克领域的研究者提出了更尖端的挑战。

近年来,俄罗斯在现役坦克装甲车辆上试验无人驾驶和作战系统,欲打造一种真正的无人坦克。据悉,“阿玛塔”主战坦克的无人驾驶型有望于今年面世。报道称,这种坦克届时将为无人驾驶自动化装甲车形成“钢筋混凝土般基础的开放式数字架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无人驾驶坦克还是军事研究领域的新生事物,实战经验几乎没有,各项技术不够完善,其作战应用还只局限于某个有限的方面,并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面对多对手、强电磁干扰、复杂地形等复杂战场环境时,如何对信息的全方位、高效地获取和传输给控制站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过,可以预见,未来一旦将无人驾驶坦克应用到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它将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惊人的显著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