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恰逢南音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周年,也是南音入课堂30周年,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办公室、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地将主办的“少儿南音歌吹漫步”,与“刺桐墨韵”西街艺术店招揭牌活动结合在一起。他们聊着今早南音艺术与书法艺术在这条街上的交融,从这店招的美好,说到了西街十年后它将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让你说西街,你会想起什么来?

——千年古街?

——东西双塔?

——弘一来过?

一个个不同的西街印象,描绘出这条古街最全的身影。而今天,我想说的是,当你下次再跟人议论起西街来,你可以告诉他,这是条可以寻觅书法艺术的街。

西街的书法,在这之前,最汇聚的地方当是开元寺。寺内庙宇殿堂,楹门廊柱,无处不书,更有宋时朱熹为开元寺首撰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在700多年后,得近代书法大家弘一大师亲笔补书。古时人留下的高雅名作,共荣在这一座庙宇里。

而今天起,你从钟楼这头走起,抬头看两边的店家,便可以在一个个店招里,看到许多书家的身影。这里有中国美院教授韩天雍写下的篆书“美好生活小酒馆”,有中国书协副主席毛国典写的隶书“怀古堂”,艺术家何玮明留下了“西街老布店”,还有日本书家浅野泰之写下的“亚佛润饼皮”……

越看越惊喜。

书法的西街,已从一座寺庙延伸铺开在这条古街里,书法的佳作从古代走到当代。

在4个月前,这些书法名家,受泉州市古城办与泉州1915艺术空间之邀,特地汇聚泉州,带来“刺桐墨韵”书法展,并为这条古街书写下店招。9位名家,留下的9幅店招书法作品,在泉州籍当代艺术家吴达新的匠心制作下,成了9个雅致的店招,并在今天上午正式揭牌,成为西街的又一层艺术肌理。

上午西街店招的揭牌,真是热闹极了。今年恰逢南音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周年,也是南音入课堂30周年,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办公室、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地将主办的“少儿南音歌吹漫步”,与“刺桐墨韵”西街艺术店招揭牌活动结合在一起。

313名来自41所小学的学生们,怀抱琵琶,吹着洞箫,唱着《直入花园》、《元宵十五》从钟楼款款而来,一路漫步向着开元寺的一侧走去。悠扬的南音队伍,吸引了来来去去人们的驻足聆听,西街的老居民们,也从各个巷子口涌来,一同观摩这时隔七八年,才又再有的歌吹漫步。

南音的队伍,浩浩荡荡数百米,他们每抵达一处书法店招的门前,主办方就为那家的店招揭开红色的面纱,让孩童们的南音乐声来为这9家店招共同庆贺。

听着南音,追着看一个个大气且韵深的店招,台魁巷的黄阿姨,说着,“是感动的味道。” 她是西街的老人了,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傅丁山润饼皮、西街老布店、小时候味道……每一家的店铺主人,都是她的老邻和旧友。整个上午,她一路逛遍了每个店招,一入店门,便先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你家的店招好看,今天要请酒庆贺一下了!”

“是难得,这是请也请不到的店招。”亚佛润饼皮的老傅,一整天挂着满意的笑容,今天店里的老朋友来了一拨又一拨,都是来看店招的人。朋友们说,这字很正!

这新揭牌的店招,在他的朋友圈里引发了一场热议,老傅特地去了解了浅野泰之的字,说着,浅野泰之是位博士,一个日本人能将书法写到这样的境界让人钦佩。“海丝印记的西街,留下了日本书家的字,就像是呼应了海丝的历史。”

老傅说,这店招将会共这润饼皮的手艺,被老傅家一代代传承下去。

两点的午后,西街的阳光十分热烈,西街老布店里的氛围也如这天气一般热烈。老颜的茶水泡了一轮又一轮,东街、中山路上特地来看店招的朋友,坐满了他的小店。朋友们仰头看罢了店招,便拿起手机,一轮搜索为他写下这店招的艺术家何玮明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艺术家水墨画也画得很好啊!”

“还是我们福建人。”

“你的店招很配你的店。”

老颜平日话少,今天因为这店招收到了一拨拨的好评,兴奋地话也多了起来。他们聊着今早南音艺术与书法艺术在这条街上的交融,从这店招的美好,说到了西街十年后它将会是什么样子。

书法店招的启幕,让西街的人们火热地关心起了书法界的这些名家,也带出了这店铺它们是怎么来到西街,又走过了怎样的西街岁月。

一家有故事的店铺,值得一个这样有内涵的店招。这9个书法艺术店招,它们将陪西街顶过星月,走进夏秋,将走进西街的诗歌里,也将进入寻味古城的人眼底和心里。

END

文:燕婷 图:田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