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工作的一周即将结束,清闲的周末,你将如何度过美好一天?不如从了解本周谣言开始吧!

本周热门的谣言有:“‘查网龄送流量’限制携号转网”、“教育部评选‘全国百强中学’”、“微信群内发黄赌毒内容所有群员被永久封号”……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微信群内发黄赌毒内容

所有群员被永久封号?

谣言内容

前两天,一则消息在微信群广泛流传,消息称,“近日网络缉查行动开始,在微信群内发布黄赌毒以及游戏链接等内容,将会被覆盖性封群,群主和群员更会被永久封号永不解冻。”

真相

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假消息,多地网警已辟谣。

北京网警更是早就表示:黄赌毒信息确属违法,但是不代表着一条违法信息会牵连上每一个成员,处理微信圈不良信息不搞“连坐”。

实际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微信团队会根据用户投诉,对确认赌博恶意帐号安全属性进行赌博信用评分及判断,根据具体异常行为及违规程度,进行赌博组织者和涉赌人员的区分及梯度处置。

也就是说,会根据涉赌情节轻重,采用警告、封禁功能、封禁帐号等处理,如,对于轻微涉赌人员,将会在初次警告后,再次出现涉赌行为会被限制加群,并非一刀切将所有群员集体封号。

来源:四川在线

教育部评选

“全国百强中学”?

谣言内容

近期有机构发布“全国百强中学”“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中小学百强榜”等榜单,并声称榜单得到了教育部的官方授权。

真相

5月9日,教育部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任何组织或机构开展面向全国中小学校的此类评选排名活动。

教育部表示,“教育评价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科学规范公正的教育评价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教育评价,标准不科学、操作不规范、过程不公开,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校真实状况,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此外,教育部也提醒全国各中小学校,切勿参与此类评选排名活动。针对此类评选排名活动,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来源:新华网

乙烯利催熟的蔬果

导致小孩性早熟?

谣言内容

前几天,网上盛传“乙烯利催熟的蔬果导致小孩性早熟”的消息。该消息称,由于目前对乙烯利的使用没有限量,因此超量违规滥用乙烯利等催熟剂的情况很普遍,果农用乙烯利将青香蕉等蔬果催熟,儿童吃后会性早熟。

真相

资料显示,植物所有的生长,都离不开植物生长调节剂。此外,果农为加快果实的成熟,也会利用外源性的乙烯催熟部分蔬果。乙烯利溶于水后能释放出乙烯,用它的溶液喷洒、浸泡水果,可加速果实成熟。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发布题为《“激素”水果怎么吃才安全?》的科普文章曾指出:“国标GB2763规定乙烯利在香蕉、菠萝、猕猴桃、荔枝等蔬果的残留量均不得超过2毫克/千克。这个标准是很高的,欧盟关于棉籽上乙烯利残留的规定也是2毫克/千克。

正常情况下,乙烯利被植物吸收后,在细胞液的作用下缓慢放出乙烯气体,它的半衰期很短,容易降解,所以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篇科普文章还指出,一般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类不起作用。目前市面上公开销售、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果在法定浓度范围内并合法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

来源:上观新闻

“查网龄送流量”限制携号转网?

谣言内容

近日,“给10086发2019免费得流量”活动刷屏各大社交圈,网友欢庆之时,也听到了质疑“参加该活动后无法携号转网”“查网龄送流量要收费”“此次活动仅限五一期间”等,引得一众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感叹“套路太深”。

真相

然而,中国移动官网上“查网龄送流量”的活动规则却表明:本次活动是依据客户入网时间送流量,每个号码可参加一次。除此并无其他限制条款。

另外,活动期间,建议不要随意变更套餐。中国移动在赠送流量的短信中注明:如果在赠送期内变更套餐,赠送流量将与原套餐同步失效。

5月5日,中国移动也通过官方微信明确表示:参与中国移动查网龄送流量活动期间不影响客户办理任何业务,包括携号转网。该活动不会收取客户任何费用,赠送到期后自动取消。该活动将持续至2019年12月31日,并不是网传的“仅限五一期间”。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参加活动,会被捆绑业务或附加费用哈~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好了,以上就是一周热点谣言汇总,如果你也想“曝光”谣言,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一起传递真相!

谣言止于智者,转发扩散

来源:谣言过滤器

编辑:张 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