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爷,你要点击‘惠农学堂’这个版块,这里面有来自农业领域专家关于柑橘和苗木种植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讲授。

此刻,石桥镇黄泥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李宇豪正向村民讲解如何使用惠农网App——农产品批发采购服务平台学习农技知识。

在黄泥堰村村民眼中,李宇豪已然成了大家的“办事通”和“领路人”。

自2017年11月,李宇豪来到非贫困村黄泥堰村任第一书记,他始终立足黄泥堰村久负盛名的“柑橘之乡”实际,优化改良品种,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他积极思考着如何挖掘现代著名才女作家罗淑人文价值和别具特色的盐井文化内涵,以文化为引领探索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对于非贫困村而言,

如何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是新时代出给驻村第一书记的最大命题。

面对新时代命题,

李宇豪将如何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走好产业路

重拾“柑橘之乡”昔日荣光

李宇豪表示:

成片的柑橘果树品种单一,大多是市场价值不高的蜜橘,成片的苗木也因品种老旧而滞销,群众增收的内生动力疲乏。

这是他来到黄泥堰村后,面对的最大发展难题。

黄泥堰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柑橘、苗木,是远近闻名的“柑橘之乡”,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新找回“柑橘之乡”的产业优势,成为李宇豪思考得最多的发展命题。

优化改良品种,是第一步。

李宇豪通过组织当地种植大户走出去学习先发地区的成功经验,拓宽当地群众眼界和思路,发动群众改良柑橘品种,爱媛、沃柑、明日见、大雅、甘平等一批市场好、效益高的新品种发出了新芽,并实现了初挂果。

打通销售渠道,是第二步。

以“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新型种植模式为支撑点,以“电商物流、农产品公司、大型超市、惠农网App”的多元销售渠道为发力点,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通过成立合作社吸纳群众加入,激发致富带头人引领作用,村民的种植技术指导有了保障,柑橘和苗木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目前全村成立了16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柑橘和苗木新品种达1300余亩。

简阳市群信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黄泥堰村成立的众多专业合作社之一。

该合作社负责人阳超介绍道:

我们合作社目前已吸纳成员近20名,发展爱媛、甘平、沃柑等新品种柑橘和苗木100余亩。

通过多元销售渠道,他们种植的柑橘和苗木远销湖南、湖北、重庆、贵州、陕西、云南等省(市),平均每亩毛收入超过15万元。

村民邱家德是2017年底脱贫的脱贫户,他加入专业合作社后,不仅得到了种植技术方面的专业指导,也打开了柑橘和苗木的销售渠道。专业合作社对其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显而易见,他通过帮他人进行苗木嫁接和销售自家柑橘及苗木,实现了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他家从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到实现人均收入超过12000元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

黄泥堰村第一书记李宇豪(左)正在与村民修剪柑橘枝丫

当前黄泥堰村的产业发展热火朝天、前景广阔,群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李宇豪表示:

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18632元到2018年的20823元,足足增长了2100多元,预计2019年将实现人均收入超过23000元。

从一个个数据的变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柑橘之乡”重拾往日荣光的蹄疾步稳;从一车车销往全国各地的柑橘和苗木,仿佛又能闻到昔日“柑橘之乡”的万里飘香。

打好文化牌

积极谋划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李宇豪坦言:

通过柑橘和苗木的品种改良、优化,黄泥堰村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

目前的产业结构仍显得单一,存在受市场波动和新品种冲击的潜在风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

如何找准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成为当前摆在李宇豪面前的全新命题。

在关注产业优化调整的同时,李宇豪把目光放在了挖掘黄泥堰村特色优势上面。

李宇豪介绍道: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我发现独特的历史人文是黄泥堰村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最大资源和优势。

现代著名才女作家罗淑正是黄泥堰村人,这对于一个村庄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确如其言,上世纪30年代,罗淑相继发表了小说《生人妻》《橘子》《刘嫂》《井工》等作品,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和读者的追捧,也得到了巴金、靳以等人的关注与好评。

可不幸的是,刚在文坛崭露头角的罗淑因产褥热不治与世长辞,给文坛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也给简阳人民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

李宇豪表示:

我看过罗淑的部分作品,几乎都在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甚至是以黄泥堰村的柑橘和盐井为背景反映社会底层的前途与命运。

罗淑的人文价值与盐井文化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石桥镇乃至全市的文化记忆与乡愁,也是黄泥堰村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很好的切入点和引爆点。

在黄泥堰村,还遗留了不少废弃的盐井、灶台、盐砖等文化遗存,这在李宇豪眼中都弥足珍贵。

李宇豪坦率地说:

我们当前正在思考如何立足现有产业,深度挖掘罗淑的人文和盐井文化的价值,抓住文化和乡愁的痛点,打好文化牌,以文化为推进剂,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目前对如何植入文化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还没有成形的蓝图,但已碰撞出一些想法,一方面将尽快形成方案进行论证,一方面将积极招引业主与村集体、群众共同谋划、建设和运营。

成都市城市东西发展轴线将从这里穿村而过,这给黄泥堰村带来的区位交通优势是划时代的,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也是空前的。

这让李宇豪对打好文化牌,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更加充满信心。

▶记者 | 范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