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决定了结局,胜负决定了命运,“中国拳手暴打外国拳王”这种噱头已经像嚼过很久的口香糖,逐渐没了味道。面对一群吃瓜群众,搏击推广该如何突破?

1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从《少林,少林》到《英雄的黎明》,化名“一龙”的刘星君,作为武林风的锦鲤,变换着出场音乐,在漩涡之中跳跃,如愿以偿的挑战着一个又一个的高手,无论胜负,名利有增无减。

作为中国拳击的标杆人物,31岁高龄的邹市明从奥运冠军转型职业拳击,在拿到两条金腰带之后,亦在争议声中与娇妻爱子在娱乐圈频频大秀恩爱。

论起中国这几年最火的搏击明星,这两个人是绕不过去的。

他们两个,一个穿着传统武术的黄裆裤,一个围着职业拳击的金腰带,始终争议不断,但无疑都是成功的。

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四个字——“为国争光”。

2

“现在日本人的出场费是全中国(赛事)最高的,你请俄罗斯人、请美国人、请巴西人、请英国人,都没有请日本人高。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日本选手知道,中国人傻钱多,我来就是挨揍的,被你们揍一顿,你们有面子,提高了自豪感,我拿到了大把的钞票。”

没错,就是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格斗狂人徐晓冬爆的料。

他说,搏击赛事主办方请的不是日本拳王,而是日本留学生,还有的找蒙古人来假扮日本拳王。

毁三观了吧?

感觉被戏弄了吧?

这就是玩君所说的中国搏击十大怪之二——”爱国情结好使,中外大战频频”。

3

“中国功夫,天下第一”就像一缕迷魂香,飘到哪里,哪里就会倒下一片,不服不行!

“中国功夫暴打外国拳王”宛如一贴狗皮膏药,贴到哪里哪里舒服,真的好使!

影视界最先开发出这贴神药。早在三十年前,亿万百姓记忆中,霍元甲就用迷踪拳把日本武士打的落花流水,打日本武士不过瘾了,就打巨人般的俄国大力士,胸毛茂密的英国拳王,犯我中华的洋鬼子,并最终在抗日神剧中登峰造极,达到手撕鬼子的最高境界。

体育界紧随其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能够跟国外比的不多,体育是个扬我国威的绝好的媒介,女排、射击、围棋、还有李宁,马家军,刘翔……每次看到中国人登台领奖,国人们都无比自豪,心潮澎湃。

作为体育界的一员,搏击亦不能免俗,中国散打对美国拳击开创了中国搏击的新篇章,国人惊喜的发现原来中国功夫这么能打!比赛必须安排中国人对战外国人啊!

4

胜负决定了命运,初衷决定着走向,爱国心一旦被过度滥用,事情的发展就不再受控。

君记否,当年奥运失利的运动员不敢出家门,痛哭“对不起国家”,而马失前蹄的刘翔被千万人指责,至今都很少露面。

不重竞技本身,只为为国争光,赢了捧上天,输了被人骂,胜负一旦承载过多,必然输不起,为了留住拳迷的心,只能越来越假,终于成为一出戏。

比较基础的玩法当然是中国全胜,或中国大比例获胜,这个已经玩烂了,为专业拳迷所不齿。

稍微高级点的玩法是先安排中国败,然后复仇获胜,这个有点意思,还可以挣两次钱。

最高级的玩法是安排中国全败,这种玩法着眼大局,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以刺激观众和制造话题为目标,不仅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爱国之心,还有利于下一步推出新星,打造自己的复仇者联盟。

5

如何保证玩的不出差错?

其实很简单,诀窍就在选对手。

一般来说,比赛胜负,80%看对手实力,20%看战术和发挥。

想打造明星,想稳赢,除了打假拳,还可以找水货啊。

假拳很好理解,故意输呗!刷子拳手多的是,只要打的不太假就可以,别像前几天那个比赛,没踢到就倒地,太假了。

水货也不难找,外国留学生多的是,三流选手也行,实力悬殊是必须的,只要不碰到木村翔那样的就可以了。

当然,万一己方选手不给力,或者对方不长眼,只要不被KO,还有裁判在啊。

就这样,不管是真打还是假打,胜负基本已注定。

6

既然这么假,那就没法正常玩耍了吗?

当然不是!

想要成事,除了阴谋,还有阳谋啊!

正如“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从剑术的败招中悟得一样,我们同样可以从烂大街的“暴打日本拳王”得到启示。

毕竟,中国现代搏击近二十年的摸索前行之路也蕴含着宝贵的经验,一个完美答案往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中国搏击史上最具权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搏击赛事,当年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堪称业界盛事,它就是我们的榜样。

不打日本拳王,为何它也能调动全国人民的感情?

大家总结了很多原因,但有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比赛突出了选手的籍贯属性。

说到底,民族也好,国家也罢,大家追逐的其实只是一种同族同宗同胞的荣耀感和归属感。

而散打王所突出的省份特点,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同之处只在于其追求的是同省份的荣耀感和归属感。

类似美国的四大联赛,参赛队都有自己的主场,这样才有天然的粉丝。

7

为了印证这一观点,让我们看看其他形式:

单打独斗,好比孤军作战,吸粉太难,在你没有成名之前,基本上只有家人朋友支持你。

赛事间对战,利益关系复杂,几无可能。

俱乐部联赛,便于组织,但群众基础不够广,亲友团限于俱乐部,最后还是圈子里的人自己玩。

城市间对战,比俱乐部联赛群众基础大了一些,但亲友团还是不够多,作为小众运动,一个城市能提供的明星选手也不够多。

所以,要想调动更多普通民众的热情,最好还是采用省份间对战的方式。

试想一下,

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自己省份有多少选手入榜;

擂台上,选手们带着家乡人民的厚望去打比赛;

朋友圈里,分享着自己省份某某拳手多牛、多可惜、多悲壮、多有前途。

想想就让人心潮澎湃。

玩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普通民众中掀起对搏击的热潮。

8

卖商品讲究的是满足客户需求,搞搏击也是一样。

既然看热闹的多过看门道的,

既然大家更喜欢这种荣耀感和归属感,

我们为什么不试试改变一下呢?

好吧,这就是玩君所说的中国搏击十大怪之二——”爱国情结好使,中外大战频频”。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

欢迎关注“玩格斗”,看玩君为您解读其他九怪。

您觉着中国采用哪种形式的赛事更有利于推广搏击,欢迎留言探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